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营销正成为当下最热的话题之一。科技巨头们纷纷投入资源,试图在这场“智能革命”中占得先机。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的崛起,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遇。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巨头们在AI营销的浪潮中获得了想象不到的成功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AI营销。
界面新闻记者 | 崔鹏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11月5日,腾讯混元宣布开源两款最新的大模型产品,分别是MoE架构的大语言模型“Hunyuan-Large(混元Large)”,以及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1.
每经记者:李少婷 每经编辑:魏官红4月17日,昆仑万维(300418.SZ,股价40.93元,市值497.3亿元)官宣“天工3.0”基座大模型与“天工SkyMusic”音乐大模型正式开启公测,前者为千亿级参数开源模型,后者为AI(人工智能)音乐生成大模型。
【文/观察者网 吕栋】 “2023年国内出现了百模大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尤其是算力的浪费,但是也使得我们追赶世界上最先进的基础模型的能力得到了建立。”7月4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主论坛上说道。
界面新闻记者 | 肖芳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5月9日,阿里云正式发布通义千问2.5,并称在中文语境下,模型性能全面赶超GPT-4 Turbo。相比于通义千问2.1版本,通义千问2.5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指令遵循、代码能力分别提升9%、16%、19%和10%。
近日,Meta发布了其最新版本的开源大模型Llama 3,引起开源AI社区“地震”。众多业内人士将其称为“迄今为止功能最强的开源LLM(大语言模型)”。但与技术变革相伴而生的,是又一轮“开源闭源”的争议浪潮。
2025年,人工智能(AI)有何发展趋势?国产大模型能否再出爆款?产业层面又将如何演化呢?近日,澎湃新闻推出“轻舟必过万重山”——《首席连线》2025跨年市场展望,专访多名首席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明星基金经理,把脉蛇年投资新主线,挖掘市场新机会,展望市场新走向。
当时间来到2024年的年末,回顾过去的365天,对科技产业来说每一天都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虽然整体经济环境依然在缓慢的复苏,但是围绕着AI和大模型的“军备竞赛”却比历史上任何一年都要激烈:在拥挤的AI赛道上,有的企业以“AI手机”试图改写手机市场的格局;有的企业以各种的大模型应用为
作 者丨冯恋阁 王俊 实习生孔雅萱编 辑丨王俊开源还是闭源?这是属于大模型的时代之问。今年年初,埃隆·马斯克在对OpenAI及其CEO萨姆·奥特曼提起诉讼时,就对OpenAI逐渐不公开其模型研究相关细节的行为大加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