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年之际,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与监管方向同频共振,再次发起系列报道,继测评150款热门手游的防沉迷成效之后,本期推出破坏网游防沉迷规则的灰黑产现象调查,通过及时发现问题、探讨治理思路,以期为未保措施的进一步落实,为网游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献计献策。
输入QQ号后在输入支付密码就可以购买Q币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记者黄思农报道:近日,陈女士在《百姓之声》栏目投诉称,自家10岁小孩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玩手机游戏,通过在游戏内通过微信登陆和消费,和支付宝渠道在天猫商城充值Q币消费总计近5.3万元。
对于阿里巴巴集团这两年的火热,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有些朋友看到淘宝上东西比市场还便宜,而且又不必大包小包地提回家,快递公司直接送到家门口,确实很方便,于是,想要在淘宝上买东西,但第一次接触,不知道要怎么去购买?下面高端网络策划平台鹿豹座就为淘宝新人做出一份购物指南。
筑牢网络购物防火墙,撑起未成年人保护伞!又是一年“双十一”,各路商家摩拳擦掌,拿出“巨额优惠”吸引眼球,未成年人也纷纷加入了“剁手党”大军。未成年人网上购物有哪些安全隐患?“西法号”普法直通车开讲啦!典型案例网络购物环境复杂,未成年人一不小心也可能上当受骗。
1月13日,在广东工作的杨先生向红星新闻反映,自己13岁的女儿小玉2个月前服用了网购的“敌草快”中毒,在深圳一医院抢救了36个小时后去世。杨先生希望追究网购平台及商家对未成年人售卖有毒物品的责任,避免更多人因此受害。他介绍,女儿才13岁,并未真正意识到该农药的危险性。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15日讯近日,《华商晨报》(微信文章)报道了“沈阳孙女士的银行卡被10岁的儿子洋洋(化名)用来购买手机网络游戏装备透支了近1.2万元”一事。如今,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用家长账号购物造成损失事件屡见不鲜,该由谁来承担儿童网购的风险?
来源:【海博TV】点击上方图片,即可报料最近,淘宝对外发布了关于变更《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的公示通知,该通知从昨天开始正式生效,今日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根据新规,卖家在淘宝平台上获得过多差评或违规记录,一旦收到投诉,可能面临直接退货退款或仅退款的判定。
来源:环球网 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上网行为日常化,未成年人涉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直播平台的大额充值、天价打赏的纠纷明显增多,在此类纠纷中多存在未成年人短期内消费金额远远超过其日常可支配金额,或长时间持续性消费等情况。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3月12日,在今年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20年度3.15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未成年人私自网购高档手机导致的纠纷案件引发关注。 龙某出生于2005年,与其母亲租房生活。2020年5月,吴某整理房间时发现一部新的高档手机。
青海新闻网讯 马先生喜欢通过网络购物。日前,某快递公司快递员将一台价值近千元的游戏机送到马先生家,但马先生表示自己从未在网上订购这款商品。9月1日,家住西宁市城东区原青海毛纺织厂毛纺小区的马先生,意外收到一台价值900多元的游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