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火箭的发动机分为液体燃料发动机和固体燃料发动机两种,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燃料的形态。其中液体燃料是通过将液体推进剂注入发动机来产生推力,而固体燃料则是将推进剂制成固体块状或者药柱状,直接装载到发动机中即可。
火药雕刻是所有固体燃料发动机制造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难题,首先它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国际通用的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是0.5毫米,又因为固体燃料极其敏感,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时至今日,没有任何机器可以替代人工,但危险也要由人来面对。
2022年3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7416厂的班组长徐立平当选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的工作,是对航天发动机的固体燃料进行“药面整形”,人称“火药雕刻师”。发动机是航天火箭的心脏,固体燃料的尺寸和精度,决定着火箭的飞行轨迹。
人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以耐心、严谨、专业、精益求精为内涵的工匠精神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大国工匠是影响时代的力量,我们寻找大国工匠,呼唤工匠精神,就是希望让工匠精神绽放光彩,得到传承与发展。
火药竟然也需要雕刻?没错,火药雕刻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用机器代替的世界性难题,为了精准达到发动机推进剂燃面的尺寸和精度,该工作必须由手工来完成。徐立平,是我国航天科技集团7416厂的一名火箭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师,也叫作火药"雕刻师",这项工作是这个厂里最危险的岗位之一!
【探寻精神源头彰显时代价值·第二十八期主题:工匠精神】光明日报记者 罗旭 刘华东 李睿宸2021年1月25日,正在召开的上海市两会传出消息,今年将推动国产大飞机C919取得适航证并交付首架。听到这个消息,中国商飞上飞公司高级技师、数控车间钳工一组原组长胡双钱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