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期----------------------在付费增值服务大行其道的今天,不少消费者选择在APP上开通会员。会员服务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反映——我怎么“被自动续费”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9日,新京报联合北京市消协发布《APP自动续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根据问卷数据,75.42%的受访者遭遇自动续费后仍选择继续使用APP,其中37.88%的受访者选择使用APP的同时关闭自动续费功能。用户对当前APP自动续费取消方式和流程掌握情况如何?
无需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扣款……如今,不少线上平台为简化付款流程,推出免密支付和自动续费功能。享受便利的同时,一些消费者发现,免密支付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隐患,部分商家在自动续费前也未能尽到提醒义务。相比起开通时的一键操作来说,想要关闭这些服务,往往并不容易。
近日网友爆料,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中发现许多名为“自动续费”的扣款,仔细查看后发现,这些app中甚至有一些早就停用甚至卸载的软件。该事件经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网友质疑,自动续费是陷阱还是优惠?app为何卸载后还在持续扣费?
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在查看微信和支付宝里的支付账单时发现,有包括某视频会员、某音乐软件会员等多笔“自动续费”的扣款。随着互联网融入大众生活,现如今,我们要想在各大App听音乐、看视频,不开通会员几乎是不可能使用的。
本报记者 向子丰近期,有读者来信反映,手机软件上的付费项目续费容易,退订困难。有些软件为退订账户设置重重障碍,侵犯消费权益,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本来以为是1元试用,结果却以每月29.9元持续收费2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