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首批2000尾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种历经20小时,从海南“空降”至位于十四团金杨镇的阿拉尔市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至此,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开启“海鲜陆养”又一新模式。这两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在新疆盐碱水养殖海鲜成为热门。
“这些小家伙游得挺欢,才来了几天,就适应‘新家’了!”近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14团5连,阿拉尔市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仁凯看着池内畅游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兴奋地对身旁技术员说。5连位于大漠深处,但有着丰富的盐碱水资源,其中包括上游灌区排放的盐碱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黄敏“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武汉抗疫时应运而生的“武汉活鱼”公共品牌,经过几年时间的全力打造,品牌越擦越亮。11月8日,“武汉活鱼”组团亮相,闪亮登陆第十八届武汉农博会。
原标题:非常规水的非凡之用从晶莹露珠到磅礴雨幕,从潺潺溪流到浩瀚江海,水,以千变万化的姿态滋养万物。然而,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2.5%。我国更是水资源短缺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近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难题。
东南网12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欧东茵 许帆) 日前,来自台湾的船舶“海曜”轮载着11.36吨珍珠龙胆石斑鱼抵达东山港码头,顺利通过海关检疫后,陆续运往各大海鲜市场、酒楼排档。据统计,今年来,从东山口岸入境的鲜活石斑鱼已达2686吨,货值超1亿元。
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开发力度逐年加大,引领内陆水产新潮流内陆水产“凭鱼跃”阅读提示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通过大力发展养殖技术,内陆水产养殖业崭露头角,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新疆渔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扶持,科技支撑与内外援助。
【一线讲述】新疆海鲜“游”向千家万户讲述人: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学科教授 舒妙安盐碱水属于非海洋性咸水资源,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畜无法饮用,也不能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在世界各地多处于尚未开发状态。我国有盐碱地面积近15亿亩,遍及19个省份。
走进烟台莱阳市南羊郡村,连片的虾池一望无际,波光粼粼,虾池中基围虾晶莹透亮,活蹦乱跳,甚为壮观。“这批虾成活率不错,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今年的收成应该比较可观。”虾农张秀文一边向虾池投放食料,一边盘算着自己的收获。此刻的张秀文说话间满面春风,与几个月前判若两人。
原标题:荒漠养出“虾兵蟹将”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卿朋9月24日清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四团金杨镇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的200余亩大棚水产养殖池在晨辉下熠熠生辉,工人正忙着捕捞南美白对虾。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陈青松 文/图刚出塘的珍珠龙胆石斑鱼,活蹦乱跳,倒入载重100公斤的海鲜桶,吊装起飞,升入近百米的空中……这是漳州市龙海区海澄镇玉枕岛上渔民养殖的海鲜头一回搭乘无人机,飞越九龙江,抵达对岸的低空物流配送点。
来源:【人民网】在离海最远的地方养海鲜,是种什么体验?放在以前是天方夜谭,如今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已成为现实。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因塔里木河南岸团镇每年排放7600万方压碱水汇集成河,形成面积达4300余亩的盐碱水域。航拍十四团水产养殖基地。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梁 乐 朱 彤今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喝苦咸水、住地窝子、挖渠引水、开荒造田……70年来,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感召下,兵团人在天山南北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个农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