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1年,王维出生于山西运城的一个名门望族,同一年出生的还有“诗仙”李白。如今说到唐朝诗歌代表,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李杜”。殊不知当王维出名的时候,李白还在四川的山中修道,而“诗圣”杜甫(生于公元712年)正在经历童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谛情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王维临终之时,正念分明,从容而逝:“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励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作者:沙红兵(广州大学文学思想研究中心教授)《旧唐书·王维传》云:“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疾。禄山素怜之,遣人迎至洛阳,拘于普施寺。”王维在安史之乱中逃避不及,被迫出任叛军伪职,这一经历成为他终生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
而七言诗中的七律,在盛唐时期除了杜甫,其他人创作的都不多,像李白等人所作大多还是以古律为主。这首诗便是《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的七律佳作《积雨辋川庄作》在几千年中华诗文化历史上,七律最好的作品无疑是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以及诗仙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春山》;版本: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6月。何大草:在我大概十岁的时候,正是书荒年代,我偶尔借到了一本反特务小说,名字叫做《空山不见人》,听起来特别恐怖,有种暗示在里面,上面还画了把手枪,“空山不见人”这句话就是特务接头的暗号。
王维对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刻画,简直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他独到的艺术修养,有出凡入胜的神奇功力,未经雕琢的语言,却可以奇峰叠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