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当然进入腊月以后,人们在工作的同时,也要放松下来要准备过年了。不过2024年的立春很特殊,在农历的腊月二十五日,也就是说今年立春在春节之前,所以也就有了“立春春节前”的说法。
“除夕的饺子香又甜,团圆的日子比蜜甜”,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新年(春节)首尾相连,是旧岁换新岁的时刻,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也被视为是“月穷岁尽”之日,人们在这一天要除旧布新,迎接新的一年。
今天就是立春了,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代表着万物闭藏的冬季结束了,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开始了,新的一年开始轮回,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立春是个“大吉”之日,虎年立春正是大年初四,也是北京冬奥会开幕的好日子,可谓是“三喜临门”。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时间过得真真快,今天我们迎来了农历年的最后一天——除夕。除夕在我国民间又叫“大年三十”,这是因为一般除夕都是在腊月三十,但过了今年,连续五年都没有腊月三十了,这是因为“塑月”的缘故,之后的五年农历年的最后一天都是腊月二十九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间过得真快,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就要到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了,这也是今年最后一个四大传统节日了。秋季共分为孟秋、仲秋、季秋三个月,中秋是秋季第二个月仲秋的月圆之夜,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中秋节是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的,古人称为“祭月节”。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岁首立春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迎新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