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已过,广东的“秋老虎”仍很猛,但天气没那么闷热了,反而秋燥悄无声息地到来。按理说这时候正是煲些润燥汤喝的好时候,但对于不擅长或没条件煲汤的人群,专家特别推荐两款润燥菜、一款润燥饮,它们一样能起到润燥的效果。
#秋日生活打卡季#11.7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随着一场接一场的秋雨,气温逐渐下降,即将告别金色的秋天,迎来寒冬的冬季。进入冬季后,万物都开始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同时人们也要开始冬补,为进入深冬储备能量。那么,冬补吃什么好呢?
中医上称“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汗液带走的不仅仅是水分、盐分、微量元素,更是被誉为“人之根本”的气血,一旦气血不足,身体很容易被透支。立秋后,人体之所以被“秋乏”困扰、睡不好容易老,就是因为夏日里气血消耗太高,气血想要调养好,“药补不如食补”。进入秋天要忌嘴!
俗话说“处暑不出暑,热死秋老虎”。处暑节气,气候最大的特点就是“燥”!高温少雨,很容易干燥上火,秋燥易伤肺。因此,秋季饮食宜清淡,少食煎炸之物,多食3种白色滋阴润燥的好食材。老话说“处暑吃3白,医生不用来”!“3白”指的啥?正当季、别不懂吃。
⚬ 好看又好吃的一道菜,口感粉糯又带着微微甜味。鲜百合更是名副其实的高钾蔬菜,100g百合中钾含量高达510mg。而预防高血压除了限制钠的摄入外,补充足够的钾也同样重要。厨友@aciyang“太好吃啦!我用的宜兴百合,没放鸡汁,放了一丢丢醋,太好吃😋。
立秋之后 ,按照老传统,“贴秋膘”是秋季饮食的重要部分,经历过漫长炎热的盛夏,人们胃口不佳,喜食寒凉,相对其他季节或多或少会有些虚弱,是应该多吃一些大鱼大肉增加营养,但刚刚入秋,暑热还在继续,现在吃的热量太高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