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又称龙城,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同胞,在改造自然、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淀了独特的生活传统和生产智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湖南凤凰是一座朴素迷人的千年古镇。本期《世界看湖南》走进湘西边城。收看方式:湖南国际频道现已覆盖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电视用户可调频进行收看,网络用户可通过芒果TV的“直播页面→电视台→国际频道”进行在线收看。
传统苗族银饰要手工制作,经过铸炼、锤打、拉丝、搓丝等工序才能完成。雷山苗族银饰十分艳丽夺目,据了解,黔东南州以雷山县和台江县的银饰最美最绚丽,苗族女子头戴的银冠雍容华贵,有银角和银凤雀等造型;而其中又以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银饰最负盛名。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苗族喜爱用银的观念,盛行用银的习俗,不仅是人们坚信将银饰品挂满全身能驱邪避灾,并且,还体现出浓郁浪漫色彩的审美理想和美好愿望。“物必有意,意必吉祥”,人人都想讨个吉利,中个头彩,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彝族银饰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隋艳霞、刘倡、王珊珊、杨大卫):彝族人民素爱打扮,以披金戴银为时尚。彝族银饰极富美感,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彝族是中国最早冶炼和铸造银器的民族之一。彝族银饰是彝族历史的见证,在匠人的捶打、融化、雕琢中代代传承。
清代李来章在《连阳八排风土记》中记载道:“各排男女来会,以歌答之,至夜宿于亲戚之家,间有以银牌红布作贺者。”生动反映了银器在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每到瑶族传统节日、婚礼、葬礼等场合,瑶族人都会穿上绚丽多彩、光彩照人的刺绣盛装,佩戴琳琅满目的瑶族银饰。
来源:【华声在线】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在漫长岁月中,湘西银饰实现从传统文化符号到现代文化产业的华丽转变——湘西银饰璀璨土家苗寨苗族同胞身着银饰盛装参加婚礼巡游。吴东林 摄(湖南图片库)苗家银匠麻茂庭在锻造银饰。何佳洁 摄(湖南图片库)穿戴精美银饰的苗族阿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