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医“治未病”呢,大家理解最多的应该是没病的时候,或者是亚健康的状态,找个好点的中医大夫请个平安脉,调理调理身体,顺便指导一下饮食生活起居等等。这一理解呢,确实属于中医“治未病”中未病先防的理念范畴,但并不是全部“治未病”的内容。中医“治未病”还包括既病防变与瘥后防复等内容。
怎样治未病,一定要说到养生。怎样养生法,养生治未病内容一定重在四调:调精神、调呼吸、调起居、调饮食,而这些内容多归属为行为习性节律、水谷精微饮食、情志形神类因素的修养,从内容和含义上都为养的纠偏法则,与治未病之“治”含义内容真正本质还昰不同的。
为什么说“治未病”是最高明的医术先秦典籍《鹖冠子》中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三兄弟治病的故事。魏文侯求教于扁鹊,询问他家兄弟三人中谁的医术最好。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在扁鹊看来,能治未病是大哥的医术高超之处。虽不求赫赫之功,而防微杜渐,化解问题于无形。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侧重于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预防的重要性。然而,“治未病”作为一种健康理念,正逐渐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那么,“治未病”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治疗疾病的呢?
《黄帝内经》中也提到“是故圣人不为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如果将乡村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那么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就尤为重要,不仅让乡村治理工作事半功倍,更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也为乡村治理的“治未病”明确了方向。
爱东营讯谈及治未病科,大多数人只知道该科往往和失眠、亚健康等分不开,但也有的人会问,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科到底治什么病?近日,记者走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营医院(东营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对此进行了探寻。“《黄帝内经》提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通讯员 刘胜 体检一切指标正常,但就是全身乏力,提不起精神;体检后想找中医调理和咨询;病情痊愈之后如何防止疾病复发......针对以上问题,4月1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健康体检部开设“中医治未病门诊”,为市民解疑答惑。何谓“中医治未病”?
记者 秦聪聪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鼻炎类型。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韩兴军介绍,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秋季过敏性鼻炎可以从天气最炎热、阳气最旺的夏天提早进行预防性治疗。
《黄帝内经》有言:上工治未病。意思是,高明的医生施治于病发之前。“药王”孙思邈也写过:“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治病于未成、防患于未然,堪称历代贤哲的共识,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为何注重“治未病”?因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人如此,文物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