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最后的煤矿。新京报记者 王颖 拍摄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 王颖)2020年5月23日中午,门头沟大台车站,大门紧锁,正午的阳光下,白灰粉刷的砖墙,白的有些陈旧,站台前两条交叉的铁轨上锈迹斑斑,碎石间长满了青草,铁轨延伸出不远,就消失在草丛中。
在党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之后,确立了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等区的山区为生态涵养区,如何立足浅山区区域特色,坚持走精品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涵养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门头沟区的新考题。
距矿井关闭验收,还有3个月时间——位于门头沟区的京能集团昊华能源公司大台煤矿退出,已进入倒计时。6月10日,记者在矿区看到,生产设施设备已从井下回收完成,目前正在拆除煤仓,近期还将对井口进行封堵,彻底关闭煤矿。
新京报讯2020年5月23日中午,门头沟大台车站,大门紧锁,正午的阳光下,白灰粉刷的砖墙,白的有些陈旧,站台前两条交叉的铁轨上锈迹斑斑,碎石间长满了青草,铁轨延伸出不远,就消失在草丛中。几十米外,就是大台煤矿,这里是京西最后停工的煤矿,也是北京市最后停工的煤矿。
#京西古道##门头沟##北京生活##煤矿#旧时各行各业中都有自己的行业神,大家耳熟能详的如酒神杜康,三匠神鲁班等,那么你知道旧时保佑煤窑平安的窑神是谁吗?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传说呢?各地关于窑神是谁的说法不尽相同。
这个供暖季,北京的天空格外湛蓝。随着门头沟最后一座煤矿关闭,延续了近千年的西山煤炭开采历史宣告结束。张儒刚绘“京师百万烟火之煤,尽取于此”煤,在民间又有着“乌金”的美称,是旧时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燃料。
来源:《中国新闻》报 银发经济、未来健康、创新药械、森林康养……11月30日,九三京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举行。会上,来自九三学社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们聚焦医疗器械创新和森林康养两条产业路径,为门头沟区发展银发经济“量体裁衣”,热词迭出。
来源标题:王平矿文旅酒店预计2026年投运昨日(30日),王平矿文化旅游度假酒店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门头沟区王平镇举办,作为“一线四矿”先导项目和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项目,王平矿文旅度假酒店依托王平矿区遗址,以“煤业文化+酒店休闲”为定位,按照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建设,该项目总投
千年煤城转型生态涵养区,工业遗址建成文旅度假地,11月30日,位于京西门头沟王平镇的王平煤矿转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据悉,改造后的王平矿遗址,将变身文旅酒店,届时游客可以感受小火车开进酒店大堂的工业风情。
位于门头沟区的京西智谷科技园是一个专注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园区。这里由门头沟区政府牵头规划,引入华为昇腾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目前已经成为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布局区域。“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7期——超强算力看京西智谷。
来源:【中国城市报】9月2日,记者从“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门头沟区专场获悉,门头沟区自2020年关停最后一家国有煤矿彻底结束千年采煤史后,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三大产业”,打响“京西智谷”IP,建成5OOP全市
12月中旬,寒风料峭,65岁的安花芝踏进了楼下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大门,暖意便扑面而来。养老服务驿站里的午饭刚刚出锅,荤菜素菜、馒头米饭一应俱全。这家位于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每天可以为上百人提供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