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打和体罚,可能不会带来最佳的效果,然而在孩子的内心中,依然会产生一些威慑,当他们处在犯错边缘时,也会激发起孩子的恐惧心理,对他们的行为约束是有一定效果的,所以在孩子成长中是否体罚,真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抉择。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对孩子有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由于高期望,父母在教育上也会很严格,孩子可能稍有一点过错,都会直接采取暴力方式解决。当然,也有部分比较明智的家长,不提倡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其实打不打孩子,真不是个简单的话题,需要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其中一种。
中午回来吃饭 娃开心的一边做手势一边说 今天老师打手心 那个班里的肖子亮 吓得手都缩到身后去了 还有同学背到后面不敢伸 他说他第一个把手伸到老师教棍跟前 妈妈其实忍一下 一点也不疼 他一边说一边做着搞笑的动作 把我也逗笑了 我说是老师太心疼你了 没打疼 换作是妈妈一定要打破皮
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脾气一般都不会太好,由于父母的原因,孩子在遇到事情时最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动手,同时孩子的脾气大多都会比较的暴躁,从小从未挨过打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因为父母遇到孩子做错事时通常会跟孩子讲道理,而不是选择动手,那孩子长大后大多都是层次比较高的孩子,考虑问题都比较的
一位网友曾在网上进行吐槽,自己8岁的女儿非常任性,家长批评一句马上就发脾气哭闹,以前觉得孩子年龄小,调皮很正常,所以平时顶嘴哭闹也都没放在心上,更不要说对孩子打骂了,平时连句重话都没对孩子说过,这位网友说,本以为孩子会慢慢懂事,结果孩子却变本加厉了,完全听不得一句批评,稍有不顺,
文章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载分享!相信新时代的大部分父母都能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尽可能不用暴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因为许多80后和90后的父母都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太知道其中的心酸滋味了。
“棍棒教育”,在中国似乎很有市场,不少有家长都信奉“不打不成才、黄荆棍下出好人”。打完孩子后,还美其名曰:“我打你,都是为你好”;父母以为通过“打孩子”,就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实际上,打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