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于2月1日正式施行,剑指“天价彩礼”问题,受到社会关注。彩礼,来源于我国古代婚姻习俗中的“六礼”,蕴含着两个家庭对“宜其室家”的美好愿望。有人也许会疑惑:“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彩礼,为何需要司法部门立规矩?
新华社记者罗沙“23万聘金或许对一些人来说并不算天价,但对农村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福建龙岩法院去年办理的一起彩礼纠纷中,法官在开展民情调查时听到的话。彩礼,本应是蕴含着美好祝愿的“礼”。但近年来,不少地方彩礼数额持续走高,因彩礼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
近年来,彩礼持续走高,婚嫁攀比之风悄然蔓延,有违彩礼的初衷,也给婚姻埋下隐患,是婚姻家庭矛盾产生甚至激化的重要因素。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4年对治理高额彩礼,移风易俗提出工作要求。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彩礼纠纷司法解释并施行。
2024年2月起,一批新规将正式施行,涉及彩礼纠纷、铁路安检、住房租赁、医疗卫生、公益捐赠等方面内容。特别是在彩礼问题的规制上,最高法通过司法解释再次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明确了彩礼与恋爱期间一般赠与的区别并明确几类不属于彩礼的财物。
【裁判要旨】: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但共同生活时间较短,请求离婚并返还彩礼的,可以根据感情是否破裂判定是否准许离婚,再结合离婚原因、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彩礼及返还彩礼的比例。
最高法民一庭庭长陈宜芳。(受访者供图)彩礼已成为互联网上一个持续性的热点话题。最近一次引发关注,是江西省崇义县出台“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礼遇机制。“零彩礼”“低彩礼”夫妻的子女(含农村户口)持礼遇卡可在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在全县范围内按照第一顺序择校入学。
来源:【银川新闻网】近日,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推进移风易俗 整治高额彩礼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2年至今年8月,银川两级法院共受理涉高额彩礼纠纷案件569件。其中,涉及农村地区的纠纷案件占总数的59%,离婚纠纷案件中涉及高额彩礼返还的占比较大。
春节前后是定亲结婚的高峰期,今年春节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彩礼新规”正式施行。近日,多地适用新规对彩礼官司作出判决或调解。“彩礼新规”正式施行2月1日,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