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可防治的慢性气道疾病,表现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及呼吸道症状如咳、痰、喘,且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暴露于有害颗粒和气体有关,肺功能检测对确定气流受限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网重庆11月20日电 今天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你的肺功能”。今年9月,我国将慢阻肺疾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是继高血压、糖尿病后第三个进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慢性病。
患者一:56岁的慢阻肺患者陈某,眼窝凹陷,身形比同龄人更加消瘦,看起来严重营养不良,抽烟30多年了,患病有5年了,冬季容易急性发作,平时会咳嗽、咳痰、走路多了容易大喘气,冬季急性发作的时候经常住院上呼吸机。
慢阻肺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健康杀手之一,很多患者因为慢阻肺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因此失去生命。近年来,在生活环境、生活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慢阻肺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对大多数人来说,慢阻肺依然是比较陌生的疾病之一,它究竟有哪些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气流受限导致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临床以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为主要表现,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此病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若能及早防治,则可有效控制病情,减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11月13日讯(通讯员 颜姣 全媒体记者 邓桂明)慢阻肺又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将近1亿,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都属于慢阻肺。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由吸烟等原因引起气道狭窄或肺气肿等结构改变,导致呼吸气流受阻,感到呼吸费力或透不上气,常伴有咳嗽、咳痰等不适。根据国内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推测人数约为1亿,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
慢阻肺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是加重全球经济负担的第五大慢性疾病,也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第三大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持续增多,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之后,影响老年人健康的 “第四杀手”。什么是慢阻肺?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9日电(高军震 周芷含)2024年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防可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一种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发病隐匿的疾病,常常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