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虎年到来,到处都是喜庆的气氛,人们都在热情的办年货,喜迎春节的到来。对联是每当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贴的,这是我们老祖宗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其包含了我们民族古老的文化内涵,而对联里面也有着非常多的学问。
对联这种东西很有趣,雅俗共赏,而且形式多样。尤其是老百姓的对联,比之文人更有生命力,更有流传度。有个网友说得好:“如若对方是博览群书之人,对联写精辟些深奥些也可。如若对方没仔细读过文言古籍,那你写太深奥了就没意思,他们完全不认可,甚至还会怀疑你用心不良在羞辱他们没文化。”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流传下来许多妙趣横生的“鸡”联。细细欣赏鸡联,别有一番乐趣。 广西桂林漓江对岸有座斗鸡山,不远处又有一个龙隐洞。有人据此撰写一联:“斗鸡山上山斗鸡;龙隐洞中洞隐龙。”此联为回文联,组合奇巧,读来盎然成趣。
楹联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载体,尤其是一些很有意思的对子,不仅能考验人的思辨能力,还能考验人的文化素养,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古汉语文学中,楹联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常见的创作手法,工整而又优美的对偶句,不仅能够增强文章的气势,更予之形式美与音韵美。
经常在头条对对联,我算是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对联。首先你不能太难,太难的话大家想半天想不出来,也就没兴趣了,比如我曾经出过一条自以为很绝妙的上联:为一篇文章,两眼大睁,熬到三更四夜五点写完,只六个收藏、七人关注、八条评论、九个点赞,十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