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襄阳战事结束之后,身处川蜀,京湖,江淮前线的蒙军,在巩固了既定军事成果后,北归中原。但这些蒙军在北归中原之后并没闲着,在忽必烈的命令下,他们在广袤的中原大地,造船于江湖,练兵于荒野,为即将到来的灭宋之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在十三世纪的世界,好像除了蒙古人自身,其中任何一个对手,都无法阻止强大蒙古骑兵的征服,术赤,哲别等名将在欧亚大陆绽放出了惊人的光彩,但是上天并不会让蒙古人继续无可匹敌下去,蒙古人的对手便是当时他们最为轻视的宋人。
公元1265年,经过长达五年的战争,忽必烈终于消灭阿里不哥,成为蒙古蒙古帝国至高无上的大汗。刘整给忽必烈的灭宋建议是:从中路突破汉水重镇襄阳,然后从汉水进入长江,攻取江南重镇鄂州,再然后顺江东下,一鼓作气平定江南。
此时的忽必烈在自己内心的驱动和汉臣的建议下决定攻灭南宋、统一中国,所谓“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邪!”,忽必烈遂发动了灭宋之役,宋、蒙两军围绕重镇襄阳、樊城展开攻防战,宋军在坚持六年后,襄樊被攻占,南宋长江中段防线洞开,再也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下面就来说说对于这场决定宋、蒙国运的关键性战役。
十三世纪是属于蒙古帝国的世纪,蒙古铁骑一路从东亚打到欧洲,灭亡无数的国家,至今各地都有关于蒙古帝国的征战记忆,由于蒙古铁骑的勇猛,很多国家都只能短暂抵御蒙古铁骑的进攻,大部分都坚持不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就被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