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舞台上,激昂的鼓点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只见一位身着鲜艳服饰、脸上画着精致脸谱的小孩,手持黑白相间的道具蛇,灵动地穿梭在舞台上,那矫健的身姿、娴熟的动作,丝毫不见稚嫩与怯场,他就是年仅 7 岁,来自广东揭阳的 “小孩哥” 陈楷铭 。
编者按 近年来,英歌舞作为传统文化“出圈”“出海”的代表之一,引领了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新热潮。作为起源地,潮阳历来高度重视英歌舞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为文化“出圈”“出海”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反向新热潮”系列报道反向春运新潮涌,热门目的地属广东;反向文旅避喧嚣,到广东乡村寻年味;反向海淘热浪高,跨境电商机遇多;港人北上消费热,大湾区里买买买;全球圈粉花样多,老外在粤过春节……这股“反向流动”,正孕育着经济新生态,绽放消费新生机。
8月10日,马来西亚首支英歌舞队——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义兴英歌队,在柔佛州首府新山市成立。新山市曾被称为“小汕头”,潮汕人众多,该市与汕头市是友好交流城市,多年来两地在文化、旅游、经济等领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马来西亚首支英歌舞队成立。
好的歌舞从来都是世界的艺术肤色、血脉、地域都不能阻止它发光发热的脚步中国潮汕地区的英歌舞就是这样的存在“中华战舞”“过年最强气氛组”“炸街非遗”......它让地方传统艺术在流量的时代刻下了火热的烙印从出圈到出海英歌舞为何一火再火?
舞槌翻飞,气势如虹。每一次挥棍,每一次击鼓,都刚柔并济,灵动非凡。这就是持续火爆“出圈”的英歌舞。去年春节,英歌强势起舞,在海外掀起阵阵热潮,稳坐新春民俗“C位”。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表演气势豪壮,被网友誉为“中华战舞”。
龙年春节,潮汕英歌舞在全网“霸屏”,火爆出圈,不少游客不远千里来到汕头只为一睹英歌风采。在汕头潮阳,15支潮汕英歌队齐聚文光塔广场展演巡游、斗舞炸街,场面震撼,引得现场15万游客和屏幕前的观众赞叹不已。
4月29日下午,由香港揭阳同乡社团总会、九龙西潮人联会、油尖旺民政事务处联合主办的“甲辰龙年中华战舞英歌情”活动,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举行,为香港市民带来传统正宗普宁泥沟英歌舞表演及各式摊位礼物。
舞槌翻飞,气势如虹。每一次挥棍,每一次击鼓,都刚柔并济,灵动非凡。这就是持续火爆“出圈”的英歌舞。去年春节,英歌强势起舞,在海外掀起阵阵热潮,稳坐新春民俗“C位”。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表演气势豪壮,被网友誉为“中华战舞”。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蔡嘉鸿1月27日晚,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出发厅,响起阵阵哨声和棒槌的敲击声,吸引行色匆匆的旅客们纷纷停下脚步。这是除夕前夜,机场内不单聚集了那些踏上归途的游子,还有一群格外引人注目的少女。
人们聚在道韵楼里过大年。道韵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是我国最大的明代八边形土木结构城堡式土楼建筑。潮汕年轻人表演英歌舞。在海边巡游的盛装少年。潮州年俗“穿蔗巷”,寓意来年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过年时,潮汕地区各个村庄都会“摆桌”庆祝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