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发热是新冠病毒感染最明显的症状,但也不是所有的发热都是新冠。冬季也是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也是会引起发热情况出现。如果宝宝发热了,家长不要慌,也不要着急用药,可以通过“四摸”法,了解宝宝发热的原因后,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宝宝发烧的时候,一些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孩子的额头很烫,但手脚确实冰凉的?孩子身体发烫、手脚冰凉甚至打寒颤的情况,一般是出现在发烧的开始阶段,处于体温上升期,接下来体温会迅速升高,家长们需要格外注意,避免误判。
发烧应该是孩子最常见的状况了,当小朋友变得热滚滚的,老母亲老父亲都无法淡定,失了方寸。刚好之前有听过林涛医生的儿童发热讲座,受益良多,把笔记整理出来和各位焦急的妈妈们分享。内容提要发烧也有好处吗?为什么发热容易反复?怎么选择体温计,怎么测量?孩子发烧时候观察和记录都需要记录什么?
前几天持续几天的高温,没有冻着,但孩子感冒了,可能就是人常说的热感冒,孩子发热,主要是上身很热,腿和脚是冰的,是寒火不均,祖爷爷是先生,就是现在说的中医,所以从小耳闻知道一些,发热后首先是降温和去火,腿脚冰凉火没有向下走,让火向下走,上身的温度就会降低。。
一、什么是发热?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成为发热,体温的异常应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以腋温为准,37.5℃-38℃为低热,38.1℃-38.
人体温度的正常范围一般为 36~37 摄氏度 ,波动不超过 1 摄氏度。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发挥防御作用的表现之一,它有助于机体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促进中性粒细胞数的升高及 T - 淋巴细胞的增殖等来对抗感染。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体温在37.3一一38度为低热,38.1一一39度为中等热,39.1一一41度为高热,超过41度为超高热,一般情况下发热是身体正常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体温的升高,白细胞等机体的免疫吞噬细胞功能增强可以吞噬掉进入机体的细菌等引起发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是有益的,不要见热就用解热镇痛药物,体温的下降可以抑制白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不利于机体功能恢复,一般情况下体温不超过38.5度不主张应用退热药物,如果低于这一温度病人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抽搐等症状亦要应用解热镇痛药物,超过39度要应用解热镇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