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来聊一聊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年画。年画这个名词听起来就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它其实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在门上贴神像来驱邪避凶了。在那个时代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在门上贴上神图、玉磊等神像,那份对平安的祈愿是多么的真挚。
《报新春》,由画家董振中创作,1984年出版《除夕之夜》,由画家万桂香、南运生创作,1977年出版《春鞭炮节节高》,由画家潘衡生创作,1980年出版《赶集归来》,60年代出版《歌舞庆丰年》,张豪,80年代《给敬老院爷爷拜年》,邓泽纯,80年代《贺新春》,由画家马云桥创作,1984
文| 人间烟火编辑| 人间烟火70、80年代迎大年,农村大集上最热闹、最繁华,最聚人的地方就是卖年画的那块儿了,平时在父辈嘴里口口相传的故事人物和精彩剧情都跃然纸上,每个年画都色彩艳丽,一片喜气洋洋。我小时候家家都会买几幅回家装点门面,喜庆过大年,年味十足。
2025年1月22日,50后鲍佩英驻足在一张1954年创作的《欢乐新年》年画前,对这张当时上海家庭过年桌上的果盘如数家珍。当日,一场以“海派风情——年画华章”为主题的年画展在虹口海派文化中心开幕,展出60余幅原汁原味的海派经典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