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者说古都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典型特征之一,就是中轴线建筑透射出来的和谐之美。《建筑——和谐之美》为古都文化丛书之一,2023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多角度出发,以包括中轴线建筑在内的古都建筑为对象,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和谐艺术与文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天(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
北京城,有两条神奇的“线”一条是大家熟知的东西向的长安街首钢、五棵松、京西宾馆、天安门、国贸……曾经的十里长街,如今已延至百里是名副其实的“神州第一街”另一条是南北向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这条长约7.
12月21日,北京先农坛庆成宫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继今年4月神仓院落首次开放后,先农坛范围内又一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古建筑区域。先农坛庆成宫首次开放领略北京中轴线皇家建筑的昔日风采先农坛,是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之一。
今天,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钟鼓楼:晨钟暮鼓用声音管理时间的范例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7.8公里。
中轴线,是记录北京发展变迁的重要载体。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9项。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纵贯南北,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北京中轴线属于文化遗产中“建筑群”类型,共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
北京中轴线是指位于北京老城中心,从北端的钟鼓楼,经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天桥地区、天坛、先农坛,到南端的永定门,长达7.8公里,贯穿北京老城南北,并始终决定整个北京老城城市格局的庞大建筑群体。
光明日报记者 李 韵 曹雅楠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凭借宏大的规模、均衡的规划格局和组织有序的城市景观,通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顺利加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一定是静态的过去时吗?世界文化遗产,只能参观、缅怀么?
身着古装服饰的一对新人在天坛祈年殿附近翻阅刚刚拍摄的照片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每天上午9点,67岁的北京人刘大爷准时从西二环的家中骑电动车来到钟鼓楼广场,与十几位“毽友”一起切磋技艺。广场两端的钟楼和鼓楼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今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北端起点,始建于元代,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暮鼓晨钟”敲出了北京的“标准时间”。此外,钟鼓楼也是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的两座本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