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师报】访谈专家:吕国忠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主任采访者:黄玲玲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在很多灾难性事故现场,你都有可能看到身穿三种不同颜色衣服逆行奔赴现场的身影,橙色是消防员,绿色是军人,白色则是医生。
新京报讯(记者张兆慧)10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上,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吕国忠指出,随着诸多学科的协同发展,创面修复的临床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室外39℃,重症监护室内30℃,医务人员每天都在高温中‘战斗’。”夏日炎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的医生们一天比一天忙碌,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周都有重症烧伤患者入院,普通和重症病房高负荷运转。
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1月27日晚上9点,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前任主委、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主任吕国忠乘坐航班飞往北京。作为无锡唯一一名代表,他受邀出席2025年总台蛇年春晚北京主会场的现场。
11月4日上午,年过七旬的张文安老人像往常一样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患有萎缩性胃炎的他一不舒服就来诊脉开药、做理疗。记者走访榆中县城关镇文成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时见到了正在接受诊疗的张文安。老人是城关镇的一位退休职工,也是榆中县城关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运营以来接待的第一批老年人之一。
春晚上这个人到底是谁?一直在观众C位出现。他是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前任主委、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主任吕国忠。“接到这个通知既意外又兴奋。”吕国忠告诉记者,26日晚上,他接到通知。
高校应承担高水平应急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任,多方位提升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力。灾难现场救援解困之前如何维持生命?狭小空间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如何处理?如何用人工智能处理更复杂的环境问题?这些应急医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内容,需要的不仅是消防员,更重要的是懂医学、会现场紧急救治的应急医学专家。
1月21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省教育厅邀请正在参加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共商教育强省建设。部分来自教育、医疗一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邀出席。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出席会议并讲话。
五更019无酒不成席,酒是从村供销社打的零酒,县酒厂生产的干山药酒,几杯下肚,脸色就有了酱紫的色调,刘铁锤借着酒意对五更二舅说:“兄弟,咱们两家是邻居,这么多年了,孩子们都是咱们看着长大的,保柱和兰娣儿岁数方可,让兰娣儿做俺们家儿媳妇如何?
新京报讯(记者彭镜陶)10月25日,“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理念——应急救援伦理学讨论”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红十字会、国家消防救援局、应急总医院等一线单位的人道工作者,就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理念的内在
热浪滚滚、烈日炎炎。进入三伏天之后,无锡市高温黄色、橙色预警频频拉响。夏季是发生爆炸、烫伤的高危时期。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江大附院”)烧创伤诊疗中心的医生们一天比一天忙碌。△医生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烧伤患者也会感觉到寒冷。
70多岁的李大爷(化名)至今还没想明白自己仅仅拔了一颗牙,后来竟然呼吸衰竭、休克、昏迷......经过江南大学附属医院MDT(多科协作)团队的治疗,他终于从ICU“鬼门关”里走了出来,脖子下方巴掌大的裸露伤口通过自己大腿上移植皮片最终得到了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