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网文平台在《西游记》首页标注“本作品由作家吴承恩授权制作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签约”“VIP”等字样,另有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收到“曹雪芹邀请购买付费章节”等邀约,此事一经曝光引发广泛关注。
随着阅文相关话题连日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有关网络文学免费与付费两种商业模式的话题也再次站在风口浪尖。从行业来看,虽然连尚、米读小说等免费阅读产品都已获得极高的用户增长,同时也面临着广告营收无法覆盖成本,以及与短视频产品争夺广告主不占优势等残酷现实,免费模式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自证这是
免费阅读与付费阅读两种模式争论不休。今年五月份两者之间的争论达到高潮,起点新管理团队上任后,新合同爆发出来的风波为争论不休的两种模式画上句号。最终起点中文网迫于读者的压力、众怒,坚持走付费阅读付费文学之路,而番茄、七猫依靠免费阅读抢占市场,两种运营方式并存。
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从付费到免费,在线阅读产品的核心交付内容有了一定改变;作为从业者,最初的认知是他们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以及资本、资源带来的优势,但是经过深度研究后,发现原来说的那些都只是表面要素的改变,在增长内核上,这些产品底层做对了两件事。
更令很多创作者羡慕的是,乔恒文章的付费率能维持在50% 左右。微信推出付费功能或许会对网文平台造成一些影响,但目前网文平台对于很多作者来说仍不可替代,比如在流量支持、推广发行、IP 改编等方面,网文平台已经有一套成熟的体系,这些都是不小的迁移成本。
7月12日#充值700元仍看不完一部网文#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近年来阅读类App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但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做法随之出现一些阅读App精心“设计”付费阅读模式侵害消费者权益缺少明码标价,花钱心里没谱一位消费者投诉称“孩子在某文学App里读小说前1981章是免费的
日前,某网文平台在《西游记》首页标注“本作品由作家吴承恩授权制作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签约”“VIP”等字样,另有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收到“曹雪芹邀请购买付费章节”等邀约,此事一经曝光引发广泛关注。
来源:光明日报 【面面观·网络文学的“付费”和“免费”】2020年年底,免费阅读App超过付费阅读平台,占据了国内数字阅读市场的过半份额,这似乎宣告网络文学产业中免费模式“战胜”了付费模式。但不久之后免费阅读的扩张速度开始放缓,付费阅读平台在用户数与营收额上则出现了回暖。
微信保护原创的举措,在版权混乱的当下被很多原创者视如晨曦。但今天微信在青岛站公开课上宣布将要推出的“付费阅读”功能则让人困惑,在免费成风的时代,微信的“付费阅读”对于大部分公众号而言,或许只有支持原创的象征性意义。
一部小说,如果迟迟等不来结局,你会一直读下去吗?如果这样的小说还要按章节收费,你会愿意为它埋单吗?最近,有读者反映,在某网络文学平台,一部小说连载3000多章仍然没有结局,为解锁最新章节,自己已花销700多元。
□吴睿鸫一位消费者向记者投诉说:“今年5月初,我家孩子在笔墨文学APP里读《武极天真》小说,前1981章都是免费的,之后的章节就要按章节收费阅读。孩子看入迷了就一直续费,我们发现,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孩子为了阅读这部小说续费金额达到700元。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近日,“充值700元仍看不完一部网文”的词条登上了微博热搜。一位消费者投诉称,孩子读一部网络小说,半个月内已经续费700元。这部小说已经更新到3000多章还没完结,不知还要再花费多少。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图一、二:续费几十元看不了几章节。资料图片近年来,阅读类APP因内容丰富、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阅读类APP数量增加,竞争加剧,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做法随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