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除夕夜接近子时时,各家各户会出去到屋外放鞭炮,家里的女人就开始煮接神饺子,待到饺子快要煮熟时,主妇先要用勺舀出一些饺子汤洒在锅台周围,然后盛饺子,第一碗饺子要供奉在神灵的位置上,这是给神用的,然后家人们才开始吃,这个规矩是不能乱的,接神的范围,也包括自己的祖宗在内。
俗话说,过年的时候要是能顺顺利利地把祖先请回家,往后一整年都会顺风顺水。如今,很多人过年只知道接神,却忽略了更重要的请祖先这一环节。其实,你去请神,神不一定会降临,可要是请祖先,他们肯定满心欢喜,一请就会跟着回家。那么,到底该怎么请祖先呢?这里面可有不少讲究。
佛教祭祀祖先的日子,实际每年就是七月十五,鬼节的时候,要是按世俗来讲的话,一年祭祀祖先要有五次。大年三十请祖先回家过年,清明节修坟的,看坟上有杂草了没有,有坑有洼的地方,我们要修补一下,七月十五是给祖先修福做超度,冥阴两利,十月一号是送寒衣,正儿八经给祖先送一些纸的衣服,来祭祀祖先,思念祖先教育养育之恩,冬至再烧点钱给祖先。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禹城融媒主播庞伟伟,今晚与您分享王德胜的文章《大年三十 熬一宿》(节选)。大年三十 熬一宿文丨王德胜大年三十又叫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此期间的活动都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不知不觉间,岁月的脚步又往新年挪动了几脚,再有不到一个月就是虎年春节了。进入农历腊月后,再过几天就又会进入到“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炖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敬年酒。刘鹏摄街道上挂起的红灯笼,小孩点燃的鞭炮,城市里高高架起的龙门,超市里、集市上熙熙攘攘办年货的人群,农村锣鼓喧天的社火排练……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春节到了。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各地风俗习惯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