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陵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鼓励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将人工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
来源:新华社 教育将进一步聚焦于激发人的创造性、社交性、情感性人机协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比学校出身更重要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人工智能技术将改写千行百业发展,全球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人工智能时代,大国竞争需要怎样的人才?技术变革“前夜”,我国应如何优化人才战略?
中新网成都1月23日电 (单鹏)“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有了变化。把人才从学术型向实战应用方向培养,需要来自企业的前沿课题和资源。”近日,四川省人大代表、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夏在成都参加四川省两会时表示,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李嘉薇 邓敏)第24届中国经济学年会30日在北京大学开幕。在圆桌论坛环节,谈及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端人才培养,与会嘉宾从个体学习、高校平台建设、制度环境等角度出发,分享见解。2024年11月30日,第24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北京大学开幕。
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的麦克罗波洛智库今年发布了更新版的全球人工智能(AI)人才追踪报告。报告评估了全球多国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储备和流动情况。报告认为,目前全球前2%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员原籍为中国或工作所在地位于中国。
原标题:人工智能专业:培养引领未来的高水平人才科技日报记者 李诏宇 王禹涵 通讯员 李佳敏 于乐在问答框中输入一个问题,很快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答案;选定几个关键词,就能迅速生成一幅幅生动美观的画作;将一系列图片作为素材输入,风格各异的视频随即生成……随着人工智能研究与产业的蓬勃发展
2024年2月,英国数据公司Zeki聚焦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的人才情况,发布了《2024年人工智能人才现状》(The State of AI Talent 2024)的报告,该报告基于过去10年的人工智能人才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技术,描绘了14万人工智能顶尖人才的研究成果
作者:张晓静(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李辉(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科技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并释放出巨大的技术红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解放日报 赵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对教育现代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需要与时俱进地培育更多专家型、治理型、智慧型人才。首先,人工智能挑战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导的传统教育模式,更为注重培育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专家型人才。
10月24日,海淀区人工智能青年领军人才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举办。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在会上介绍,海淀已聚集人工智能学者1.23万人,占全市80%以上,在AI2000全球顶尖学者榜单中,海淀区入选人数达到101人,占全市入选人数80%以上。
12月7日下午,“2024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论坛”举行。论坛上发布了《2024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趋势报告》。 本次论坛以“才筑浦东,聚智行远”为主题,聚焦大模型时代下AI人才的跃升之路,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献智献策。
魏建国,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跨越1700多公里、向上2000多米海拔、2000多个日夜……从45岁到51岁,在科研的黄金期,魏建国奔波在天津、青海两地,为青藏高原种下了人工智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