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州日报小区电梯加装AI智能设备后,能自动识别电动自行车进电梯,并启动语音提醒和暂停运行功能,消除电动车“上楼入户”带来的安全隐患;酒店里,智能机器人“自动呼梯、自动选层”……近年来,越来越多电梯加装AI智能设备,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些安全隐患。
近日,充满科技感的无人清扫车、垃圾桶满溢器在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城市运动休闲公园和丽泽滨水文化公园一期投入使用,结合全域智能运营调度平台的“指挥”,令公园管理实现智能化升级,大大提升了环卫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在公园步道上灵活穿梭的无人清扫车,吸引了不少游人好奇地打量。
在202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简称“CES 2025”)上,AI眼镜密集亮相,成为重头戏。相关企业在AI眼镜的互动体验、技术开发、创新设计等方面展开较量。业内人士表示,AI眼镜将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新风口,“百镜大战”悄然上演,有望引领下一代终端变革。
10 月 10 日,字节跳动豆包发布了首款 AI 智能体耳机 Ola Friend。这是一款开放式耳机,单耳6.6克同类最轻,实现了几乎无感的佩戴感受。该款耳机接入豆包大模型,并与豆包 APP 深度结合。用户戴上耳机后,无需打开手机,便能通过语音唤起豆包进行对话。
本报记者谢岚 见习记者梁傲男人类与机器的互动方式正在发生范式转变。昔日仅具备对话功能的Chatbot(聊天机器人),如今已逐步演化为具备“手、脑、眼”全方位能力的自主Agent(智能体)。在11月29日举办的智谱Agent开放日中,智谱揭晓了在Agent方面的多项新突破。
造势近半年后,首款无屏幕AI(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终于解禁首批媒体评测,但效果并不理想。去年11月,美国初创企业Humane宣布推出AI设备Ai Pin。这是一款带激光投影仪的可穿戴相机,能将显示界面投射到手掌上,让使用者通过手势进行操作,并配有由GPT-4提供支持的虚拟助手。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在经过2023年“百模大战”的初步洗礼后,AI大模型行业已经在2024年开始摸索如何让技术商业化落地。一片AI应用层可能迎来爆发的议论声中,智能硬件也被推出来承接大模型们的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