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8月7日8时9分,立秋至。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的开始。立秋也是古时常说的“四时八节”之一。“立”是开始之意,“秋”是指禾谷成熟,立秋开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因此立秋也是阳盛向阴盛转折的标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制图 王思祺“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农忙的时节,在和煦的阳光和拂面的春风中,3月20日,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如约而至。此时春雷乍动,惊醒了冬眠的动物和蛰伏的昆虫,于是万物在仲春的春暖花开中苏醒,天地间都是春意盎然的景象。
从立冬开始,这一年进入了收尾阶段。立冬,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建始也。与一般的开始不同的是,建始就像建筑物露出地表,让人看得见了。冬,《说文解字》解释为“四时尽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从立冬开始,一年要结束了。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对于国人来说,这句谚语并不陌生。3月20日,春分至。此时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不仅气候温和,更是雨水充沛,阳光明媚,大地沉浸在一派盎然的春意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春分的“分”,不光是指“昼夜平分”,也有“平分春季”的意思。
冬至节气是“四时八节”之一,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南至”“亚岁”,古时常被视为冬天的重要节日。民间有冬至祭祀祖先的习俗,“数九寒天”也从这一天开始计算。江苏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数千年历史。
我们一直在强调,因时而食,那么这个时指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四时八节,也就是春夏秋冬四季,以及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每到这些节气的时候,我们就要调整好饮食,以适应教四时的变化,人才会比较的舒坦。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的“至”指的是极致自此起太阳在南半球触底后转而北归气温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同时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四时八节中,四时指四季,八节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古时,夏至是节气,也是节日,称为夏至节,放三天假歇夏避暑。有宋《文昌杂录》中“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为证。这着实会让现代人两眼放光,流下羡慕的泪水。夏至这天,太阳在最高处,阳气最盛,白天最长。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4月5日电(记者 冯源)清明节祭奠英烈是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仪式,而在温州市苍南县金乡镇,当地的城隍庙会也是祭祀明朝抗倭英烈的祭祀活动,这一祭典由来已久,已经成为浙江省的省级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