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天水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旅游打卡热度飙升 八月的天水,景色旖旎,蔬果飘香。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旅游打卡热度飙升,各景区(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全市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8月12日,笔者走进甘肃天水国家5A级景区—麦积山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
在考察麦积山石窟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天水古琴曲,又称七弦古琴曲,是我国音乐中古老的乐器曲之一,据记载始于清乾隆年间。天水北门张氏从清道光进士张庆麟起,至晚清张拱辰等,在研究了历代琴曲、琴谱的基础上,还创作了23首琴曲琴谱,现存《金门待昭》琴曲为张代传世佳曲。
“关峡竹编具有悠久的历史,我爷爷说,他小的时候,他的爷爷就说他们的祖辈都是远近闻名的竹编巧匠。”3月22日,在位于秦州西关古城的关峡竹编工坊,关峡竹编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照杰一边为前来选购竹编工艺品的顾客展示自己的竹编工艺品,一边给顾客讲述关峡竹编的历史。
3月9日,在位于秦州区坚家河花鸟市场的天水聚尚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秦州陶塑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喜正在制作陶塑。秦州区陶塑制作技艺于2020年被认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我市出土的文物和《天水地方志》等文献的记载中表明,秦州陶塑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
2月23日,在位于秦州区石马坪鸿源新居的居室兼工作室,天水竹雕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云生先生正在为客户赶制定做的竹雕工艺品。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的一种手工艺术。
2月22日,在位于秦州区西关古城的天水泥人赵工作室门前,天水泥塑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旭辉正坐在早春的 暖阳里创作泥塑作品。他灵活的手法和造型逼真的泥塑作品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天水泥塑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标题:【非遗撷英】天水丝毯:蕴藏东方文化密码何喜田这是源自心灵的艺术,这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奇观。一次次传承中,一代代创新里,它亲历并见证了中国丝毯艺术的繁荣和昌盛。它,就是有着“软黄金上的雕刻”美誉的天水丝毯。
甘肃经济日报天水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张文都)近日,省政府公布了甘肃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天水市“天水麻辣烫制作技艺”等23个非遗项目成功入选。至此,天水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级非遗项目73项、市级非遗项目180项。
地处陇东南地区的甘肃省天水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古老的大地湾遗址到雄伟的麦积山石窟,从神秘的伏羲庙到众多的明清古建筑,从婉转悠扬的秦安小曲到激昂豪迈的武山旋鼓舞,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历史的光芒,见证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传
天水古老雕漆技术绽放迷人风采天水漆器将天然大漆在器胎上层层髹涂到一定厚度,再以刀代笔在平面漆胎上雕刻各式线条花纹的技法,被称为雕漆,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在天水,有一门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与瓷器、丝绸并称中国工艺美术“三长”,它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水雕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