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导盲犬是一种经过严格训练能帮助盲人出行的工作犬,被称为盲人的“第二双眼睛”。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迎来实施一周年。导盲犬是怎么工作的?我们如何关心帮助携带导盲犬的残疾人朋友,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有温度”的无障碍环境?
来源:央视新闻 近日,视障人士赵秋宝带着导盲犬阿尔法,跨越2000多公里从广东省广州市来到了北京。这是他失明后第一次来北京,他胸前的相机,以第一视角记录下了他一路的见闻。视频里,有人从家拿出了水盆,有人隔着老远朝他喊“别动别动”……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报讯(记者张月朦)昨日,北京市盲人学校举行“国际导盲犬日公益活动暨美育教育教学成果展”活动。活动上,该校“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北京教育实践中心”正式揭牌。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9月,北京市盲人学校与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签署合作协议,将导盲犬引入校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促进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12月3日上午,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农学院联合举办以“促进导盲犬畅行、创建无障碍环境”为主题的导盲犬培训基地授牌活动,北京市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落户北京农学院。
本报讯(记者雷嘉)4月24日将迎来第十五个国际导盲犬日。昨天,北京市在役导盲犬免费体检和义诊活动在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院举办,11只导盲犬从全市不同地方随主人来到北农,挨个量血压、验血、做心电图和B超……关爱导盲犬健康,助力“无障”出行。
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位于北京农学院农场,距离学校本部20公里,基地建设启动后,将设犬舍、诊疗室、处置室、美容间、厨房、库房、导盲犬专属养育、运动、模拟训练场等。北京农学院将持续培育和储备专业师资队伍,学院的学生们也将成为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的首批训导员。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何蕊北京市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落户北京农学院,导盲犬共同训练培训班已经开班。12月6日,记者探访发现,10只导盲犬和10位视障者组成“学员小组”正在磨合训练。大约1个月后,这批导盲犬将毕业上岗。“好!
□刘远举3月10日,据猛犸新闻报道,3月9日,北京一盲人女子带导盲犬去公园时,遭到保安阻拦,并被其质疑不是盲人,引起广泛关注。后来公园回应,已将涉事保安开除。北京曾明确了公共场所不得拒绝持证导盲犬进入。违反规定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应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遇到前方有障碍物,导盲犬自觉放慢了速度,用身体的摇摆来提醒主人往哪个方向躲避;听到“过通道”“找旗杆”的指令,它们能带领主人顺利找到位置……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北京农学院、北京市残联在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开展导盲犬体验活动,展示导盲犬工作场景、科普导盲犬相关知识,让更
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引导盲人安全出行,参与社会生活的服务犬。目前,我国视力残疾人共1731万人,正在服役的导盲犬不足300只。今年12月3日,正值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在北京农学院正式授牌,这是北京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标志着北京市导盲犬培训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2024年第13期)珍妮走进北京园博园 央视 2月19日,中国首位女盲人钢琴调音师陈燕告诉媒体记者,曾服役8年且和她一起推动导盲犬走进公共场所的导盲犬珍妮,于1月30日在大连寄养家庭中去世。去世时,珍妮已经十五岁半。
导盲犬是一种经过严格训练能帮助盲人出行的工作犬,被称为盲人的“第二双眼睛”。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迎来实施一周年。导盲犬是怎么工作的?我们如何关心帮助携带导盲犬的残疾人朋友,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有温度”的无障碍环境?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国际导盲犬日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农学院联合北京市残联面向北京在役的导盲犬开展免费体检公益活动,并在北京农学院动物医院导盲犬保健中心建立导盲犬健康档案。活动当日,11位视障人士带着自己的导盲犬来到北京农学院参与体检和保健活动。
一条导盲犬,无数普通人的关怀,帮助从广州远道而来的视障人士赵秋宝,完成了无障碍老北京Citywalk。他把第一视角视频发布在网上,迅速引来网友围观。大家在热议导盲犬聪明乖巧、赵秋宝乐观积极的同时,也注意到北京无处不在的无障碍关怀氛围。
自2015年5月《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导盲犬进地铁”获得了政策上的保障。11月3日,盲人徐女士在地铁金台夕照站欲乘车时,因未按规定给导盲犬佩戴防护用具而被工作人员阻拦,最终未被允许搭乘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