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它因其独特性和趣味性,越来越被人所喜爱。对联只有上下两句,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皆可成对,可谓是雅俗共赏了。在一定程度上,对联比诗词的应用范围还要广,生命力还要旺盛,现在还应用在社会各界。
在古代,一个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风骨气节,说白了,就是脸面,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是大。”所以如李白、苏轼等文人,那都是恃才傲物,不肯轻易向世俗的荣华富贵低头,都是希望自己靠着真才实学,堂堂正正地拿一个封侯拜相、封妻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