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有“中国犀鸟谷”之称的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记者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珍贵影像。出巢过程中,树巢外的雄犀鸟率先啄开部分封巢的泥土,树巢里的雌犀鸟也开始从里往外清理封巢的泥土。
光明日报云南德宏7月13日电(记者徐鑫雨 通讯员朱边勇、尹以祜)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中国犀鸟谷”,经123天的孵化、育雏,一窝在人工巢箱繁殖的花冠皱盔犀鸟于近日成功出巢,这是我国犀鸟人工招引巢箱首次野外成功繁殖犀鸟。
8月26日,在有着“中国犀鸟谷”之称的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犀鸟家园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生态摄影师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珍贵影像。这是国内首次在野外拍摄到花冠皱盔犀鸟宝宝出巢的影像。
日前,在有着“中国犀鸟谷”之称的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犀鸟家园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珍贵影像。出巢过程中,树巢外的犀鸟“爸爸”率先啄开部分封巢的泥土,树巢里的犀鸟“妈妈”也开始从里往外啄。
来源:【云南日报】在有着“中国犀鸟谷”之称的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犀鸟家园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生态摄影师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珍贵影像。这是国内首次在野外拍摄到花冠皱盔犀鸟宝宝出巢的影像。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8月26日,在有着“中国犀鸟谷”之称的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犀鸟家园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生态摄影师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珍贵影像。这是国内首次在野外拍摄到花冠皱盔犀鸟宝宝出巢的影像。
8月21日,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热带雨林里,生态摄影师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影像。上午9时7分,“鸟妈妈”率先出巢。9时31分,新生的雄性雏鸟也相继出巢。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小编将持续更新,感谢您的支持。文 |古轩说史编辑 | 古轩说史如果你有65万,你会用这笔钱去买一个动物的“头雕”吗?这个被炒到天价“头雕”的原主,正是濒危动物盔犀鸟。
有一种鸟,它的头骨价值比黄金还贵,是文玩界的宝物,被称为“鹤顶红”。盔犀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正处于濒危灭绝状态,全球范围内禁止捕杀、买卖交易,但还是无法制止它数量不断减少,因为它的头骨价格实在是太诱人了。
盔犀鸟属于犀鸟科,是其中体型最大鸟类,成年的身体长达110~120cm,雄鸟体重约3.1千克,雌鸟体重则小一些,约2.6-2.8千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在缅甸南部、马来半岛、菲律宾、新加坡等地都能看到盔犀鸟的身影。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当看到雏鸟探出头的那一刻,更多的是激动和震撼,感觉之前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8月21日,经过长期的蹲守,生态摄影师贾雷一行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境内的“中国犀鸟谷”拍摄到了花冠皱盔犀鸟雌鸟和雏鸟相继出巢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