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餐桌上的饺子更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不可或缺之物。然而,翻开《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宁荣二府虽是钟鸣鼎食之家,却在过年时并未以饺子为节日主菜。这一细节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红楼梦》第53回,写的是贾府过年时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除夕祭祖和元宵节的家宴,写得很详细。不过,从乌进孝交租的那张租单上,我们不难想象,那顿年夜饭上的菜品一定非常丰富:有关外的野味,有南方来的龙猪暹猪,有鲟黄鱼,有大对虾,还有活鸡、活鸭、活鹅等等家禽。
我国吃饺子历史悠久,相传源于东汉时期。饺子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有这样的谚语,“喝了饺子汤,不用开药方”。饺子,一开始是作为药用。在中国北方地区,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有“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等民谣。饺子也寓意“更岁交子,”指新旧交替。
【来源:中国青年报】以下文章来源于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小北北京大学出版社.学术的尊严 精神的魅力小年说:春节,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餐桌上的饺子更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不可或缺之物。然而,翻开《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宁荣二府虽是钟鸣鼎食之家,却在过年时并未以饺子为节日主菜。
《红楼梦》中描绘了许多传统的民俗和文化,从端午到中秋,从重阳到元宵,几乎无所不包。《红楼梦》中写新春的笔墨很重,而且从腊月直到元宵,因此特别盛大,让人目不暇接,曹雪芹用他的如花妙笔,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兴盛的士大夫阶级,是如何过大年的。
《红楼梦》里过年,过年的气息十分浓郁。贾府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五,宁国府和荣国府“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人人语笑喧阗,花灯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爆竹声此起彼伏,“声笙歌间错华筵启”,说不尽奢侈景象,富贵风流。
古典名著《红楼梦》作为世情小说的扛鼎之作,对它自然不会撂下,更是浓墨重彩予以大书特写。不过,于贵族之家贾府而言,隆重的春节虽说过得鼓锣喧天,却有难以言说的悲音,尤其是元宵节元妃贾元春奉旨省亲,更是扑朔迷离的昙花一现。
《中的饭局》周岭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红楼梦》状写“吃喝玩乐”之精彩,古今中外小说无出其右者。著名红学家周岭从《红楼梦》饮食文化说开去,透过虚实食单、南北食材、茶事析疑、饮具鉴真、酒与酒令等妙趣横生的单元,品读红楼滋味,重温中国传统文化醇厚丰富的细节。
这是《燕京竹枝词·水饺》中的诗句,该书由清代何耳、易山著成,说明清代春节吃饺子已成风俗。据震钧的《天咫偶闻》记:“正月元日至五日,俗名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北方名曰煮饽饽。今则或食三日、二日,或兼日一食,然无不食者,自巨室至闾阎皆遍,待客亦如之。”
岁数大的北方人好像对饺子都有一种近乎病态的喜爱。在他们眼里,多吃几口饺子,是当年北方农民想象力的极限,甚至穿凿附会成冥冥之中的天意:李自成原本能做十八年的皇帝,就因为打下北京城后连吃了十八天的饺子,提前把年过完,最终灰溜溜地交出了龙椅。
古代过年,很早就开始做准备工作,进了腊八,年就近了。人们忙忙碌碌、有条不紊地做着各项工作。腊月二十六,杀猪、宰羊、炖年肉。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意思是这一天要杀猪、宰牛,准备过年用的肉食。有钱人家,会杀许多的猪、牛、羊,准备过年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