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柳树喜阳近水,是春天最早萌发的绿树之一,当二月的春风,吹动婀娜的柳条,你不知道是春风唤醒了杨柳,还是杨柳染绿了春风,这样清和舒适的美,构成了二月最直观宜人的立体感,所以有着杨柳春风二月时的美句,二月是春风杨柳的主场。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2.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戴叔伦《堤上柳》3.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4.昔往我矣,杨柳依依。--先秦·佚名《采薇(节选)》5.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杨柳枝五首: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仲春二月中下旬,正是杨柳如烟,柳叶舒展,柳翠清新之时。柳树的枝干速生,可以用作建筑农具,柳条柔韧,可以做绳索编织筐篮,柳芽虽然清苦,但是对于缺少食品的人类来讲,那是早春的饥荒食品。
仲夏柳树美诗六首:杨柳深深系客舟,千门杨柳绿参差。有人说夏天的柳赶不上春天的柳,因为春天的柳树清新柔韧,无论早春的烟柳,还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裁出的茸茸柳色,还是三月伴着柳叶舒展的柳花,千百年来让人吟咏不断。
春天阳光明媚,花红柳绿,一切显得温暖和谐。人们踏青春游,观柳赏花,留下了众多的诗歌。红花当仁不让是诗人吟咏的主要对象,绿柳的诗作也不少。根据个人的阅读理解,从古今的杨柳诗中选出了五首来欣赏。其中贺知章的排第一,白居易只能屈居第二,三四五名依次是杨万里、李商隐和唐彦谦。
古诗词中柳的意象有:1、以柳赠别。柳,谐音“留”。古人送别多用“折柳”,表示离人的难言难分之情。“折柳”赠别之风,尤其是在唐、宋朝时盛行,因而,“折柳”也就成为赠别的代称。2、以柳言愁。人遇悲心事,景暗万念灰。
文/史聿元“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柳树是春天的使者,最能感知春的气息。春风渐暖,万物复苏,柳树也渐渐抽出了嫩芽儿。那轻柔而垂的柳条,如同绿色的烟雾笼罩枝头,春柳如烟,似梦似幻,令人沉醉。这柳色可入画、入诗,可让我眉绽目润、满怀景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