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年前最后一次职工会议召开了,会上主要领导再次明确要求单位职工不得给领导拜年,也不得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拜年,班子成员之间不拜年,提倡同事之间不拜年,让大家有时间多陪陪家人,或者带家人外出旅游,过一个风清气正廉洁年。
要不要给领导拜年当然要给领导拜年。自古以来,人情往来,关系走动都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领导,过年期间接到下属恰当地感谢和尊重,是不是心里一暖,是不是容易对这个人产生好的印象呢?
初一崽,初二郞,初三初四走四方。过了除夕,走亲访友大拜年,是免不了的习俗。儿时的记忆中,拜年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虽然大部分都是靠步行,走很远的山路,还要用竹篮子提着很沉的拜年礼物,但都吵着闹着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拜年。
01、都说现在的亲情淡薄,亲戚之间走到的少了,互联网让人心渐渐地走向了冷漠,隔着无线电波,传递一下节日的问候就可以了,再也看不到小时候,那种过年走亲访友的亲乎劲。其实,人情的冷漠和薄情,跟互联网关系不大,跟人的心境有关。以往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没有这么大的贫富差距。
家人们,职场里过年给领导拜年,真的是个大学问!就说我一朋友,去年春节前,他跟大家一样,为这拜年短信愁得不行。一开始,他也想着图方便,在网上随便找条祝福群发算了。可转头一想,这要是被领导看穿,不得觉得自己特没诚意?那以后升职加薪的事儿,估计就悬了。
记者在山西一些机关单位的宿舍区发现,往年热衷于给领导干部拜年、贺春的身影明显减少,往年喧闹的宿舍区失去了车水马龙的景象。山西省教育系统的王处长告诉记者:“今年谁也不敢去领导家拜年,那可能不是添喜气而是添麻烦”。
“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随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拜年也就排上日程了。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乐于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他们更愿意一个人待着,安安静静休息几天,之所以这样“与众不同”,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01大龄青年还未谈婚论嫁,最怕被“催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