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融媒联合体、封面新闻“看见正能量”全省融媒主题内容征集活动供稿在乐山市金口河城区,你总能看见一位身着红马甲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免费理发,他就是被大家称为“理发爷爷”的陈洪友。近日,陈洪友被评选为“践行十爱·德耀嘉州”2024年第二季度乐山好人榜助人为乐模范。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位普通的理发师——晓华,凭借其精湛的手艺和亲民的服务态度,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人民理发师”。这一现象不仅让晓华本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也引发了我们对理发行业乃至整个服务行业的深思。晓华的爆火并非偶然。
三湘都市报3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吴湘柳)为孤寡老人义剪多年,将理发技术免费传授给50多位听障人士、助他们创业就业,来自湖南常德,今年55岁的听障理发师刘婷婷在自己的无声世界里,创造出了有爱人生(详见本报3月27日A6版)。
南海网5月23日消息(记者 陈望 实习生 苏静怡)今年是他从事美发的第29个年头,他相信活到老学到老。他本着一颗质朴的心,在美发生涯里不断学习,研创出符合自己风格的手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质兼优的学徒,他就是海南省美容美发协会副会长,傲发之星创始人王平涛。
为老人披上围布,利索地将头发剪短、打薄……十几分钟后,老人便可神清气爽地离开。近日,在潞州区惠丰公园,“90后”理发师曹少鹏正在为老人、小孩免费理发。“今天在惠丰公园做志愿活动,过几天到正东社区去,很多叔叔、阿姨都等着我呢!”曹少鹏说。
前段时间,“听得懂话”的“人民理发师”晓华全网爆火。无独有偶,在四川同样有一位“人民理发师”,虽然他听不见顾客的声音,也无法和顾客用言语沟通交流,但仍收获了无数好评。他就是来自泸州市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富华村的“无声”理发师——“四川好人”袁泽龙。
在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牡丹江路有家理发店,店门口有张告示写着:每月18日公益剪发(65岁以上老人)到店剪发免费。这家名为梵乐理发店空间很大,时尚潮流、整洁有序。每到18日,这里坐满一位位银发老人,穿着红马甲的Tony们手法熟练轻柔,年轻的理发师与老人们相处融洽,毫无违和感。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成媛一头时尚的短卷发,下颌处修剪精致的胡须,从事美发行业的罗杰身上难掩豪爽直率的性情。傍晚是理发店里最忙的时候,他一边娴熟地修剪着头发,一边和顾客唠着家常。“都是老顾客了,发型上不需要太多沟通,都非常信任我。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实习生 王金瑞长沙的唐奶奶开了一家理发店,每次理发只收3块钱,二十多年来从未涨过价。7月17日,湘江新区麓谷街道麓丰社区工作人员专程来到老人的理发店,向老人送上“中国好人”证书。(据7月18日澎湃新闻)相关视频截图庄子曾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来源:【滕州融媒】在龙泉街道,有这样一对残疾夫妻理发师,他们身残志坚,为自己打拼了一份事业,还积极奉献爱心,长期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用自己的行动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你想怎么剪啊,大爷?”“推光也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周亭松 冯维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周二,又到了龚甲超的下乡爱心公益理发时间。8时,龚甲超装好工具,和同伴们在高速路口集合出发。“今天去恒口,要尽量赶早,别让老人家等太久。”龚甲超一边开车一边和同行的志愿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