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江西宜春一家长称,孩子当天的数学作业是“数1万粒米”,为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全家出动和孩子一起在桌上认真数米。该项作业引发不少家长和网友的质疑:这样的作业意义在哪里?让全家人一起数米锻炼眼力吗?这算不算是故意为难家长的“奇葩作业”?
小时候,你老师让你数过一万粒米吗?近日,江西宜春一家长上传视频称,老师给布置了一份作业:在家数一万粒米。本来是要用电子秤称的,没想到电子秤没电了,孩子奶奶提议一粒一粒的数。于是,全家出动,和孩子认真数米直至深夜。家长觉得挺好玩的,拍视频调侃。并表示,不管老师检不检查,态度要端正。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上了一节就有意思的课,通过计算比赛来认识一亿到底有多大?一上课,我带了35个提前分好的小塑料袋,每个袋子里面请六年级大学生帮我数完的100粒大米,今天分给四1班的学生,目的是请四年级的学生课上操作。我还准备了一个秤,一个大尺子。
同学们积极响应“光盘打卡我助力”活动。“世界粮食日”当天,刘迪老师进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视频短片,学生们跟着“一粒米”去旅行。课堂上,学生们制作手抄报,争当“节约宣讲员”。午餐后,值日生与小组长给剩菜剩饭称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家长和老师可谓是操碎了心,总想着帮助孩子全面发展,成龙成凤。并且国家也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因此除了学科作业以外,老师也经常会布置一些有创意的作业帮助孩子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有些家长也许并不能理解老师的本意,因此往往事与愿违。
“379301”是按14亿同胞一人节约一粒米之后,所得到的“碗”数,这道独创的数学公式出自北京史家教育集团的小学生。坚持18年的“零米粒”行动。吃完午饭,立马举起右手比划个“OK”,和老师交换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光盘”!早在2002年,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就向同学们发出了“零米粒”的倡议并逐渐辐射到教育集团内的成员校,号召大家养成“不挑食、不浪费、吃多少、盛多少”的好习惯。
9月6日,佛山家长群里疯狂转发一份“奇葩”作业,某小学数学老师布置的四年级作业竟然是“数1亿粒米”,这可让家长和网友们都炸开了锅。记者联系上这位布置作业的老师,原来,这份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估算和想象出1亿有多大,而不是真的去数1亿粒米。
9月6日消息,“今晚数学作业有一项是数1亿颗米粒,辛苦家长们督促孩子们完成。”近日,有网友在“虎扑论坛”发布了一条帖文《小学老师布置作业:在家数一亿颗米粒,并带回学校,什么水平? 》,引起网友热议,回帖数达上千条。
9月6日消息,“今晚数学作业有一项是数1亿颗米粒,辛苦家长们督促孩子们完成。”近日,有网友在“虎扑论坛”发布了一条帖文《小学老师布置作业:在家数一亿颗米粒,并带回学校,什么水平? 》,引起网友热议,回帖数达上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