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现代的乡村,红色的嫁衣,手扎的纸人,千年的习俗,你感觉不对劲,但你说不出哪里不对,但哪里你都感觉不对。”这是在互联网上冲浪的玩家讨论“中式恐怖”时最常用的一段表述。近年来,“中式恐怖游戏”的热潮迅速席卷整个互联网。
撰文|吕婉婷 大家好,这里是书评君的荐书栏目“都市青年の生活意见”。每周两期,我们在这里为你推荐各类新旧好书。第127期要推荐的书,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哲学教授唐纳德·A·克罗斯比的《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活着没意思。”这句话是你的口头禅吗?
在语言建构的迷宫里玩弄捉迷藏的游戏,向来是诸多伟大作家乐此不疲、精心营构的“盛事伟业”——博尔赫斯的小说《小径分叉的花园》里层层叠叠嵌套的时空迷宫追踪,曹雪芹笔下曾经埋葬青春无数、白茫茫大地一片的大观园情感考古纪录,以及艾略特诗歌《荒原》中如巨碑悚然的繁复隐喻象征,都是叹为观止的符号游戏。
公元16世纪之前印第安人在北美洲的东北海岸线附近发现了一处神秘的地点,他们把那里看作跟往生之人沟通的圣地,称其为“寂静灵魂之地”(Place of Silent Spirits)。这里的“Spirits”并不单指人类的灵魂,还包括所有自然界中的“精灵”。
文 | 一一道来总想改编一句话:一个幽灵,有关自己何去何从的幽灵,在每名军人的心头游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体制编制调整、裁军30万,各种先知先觉似是而非的“改革方案”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有撤销军队医院的,有削减军队文艺队伍的,有撤并各大军校的,有撤军区的,甚至,也有说撤总参总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古籍所教授 陈建华“阿飞”诗人正名2018年在张梁兄主办的题为“市民都会”的学术研讨会上做过一场演讲,讲的是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写诗的经历。2020年他从巴黎多次来电,说论文集就要截稿,嘱我加紧。
(以下为诵读文字):有一些人,不是为了活下去而出世的,他们来到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为了死去。偏偏这些受到 “死”垂青的人,长得是温柔雅致,纤巧殊甚,仿佛是“死”在“生”面前标榜炫耀自己。毫无疑问,我的姐姐,正是这类人。后来大人们评论我相貌当中的可鄙之处时,必定拿姐姐作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