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送“节礼”的习惯,但凡遇到春节、端午、中秋等大的节气,晚辈们都要带上礼物回家看望父母,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礼物,春节会带很多腊肉、鸡蛋、水果等年货,端午会买上几包粽子,而到了中秋月饼是肯定少不了的。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进入农历八月后每天看月亮一点点变圆,离众人期待的中秋节也就要到了,盼着八天的小长假,盼着与家人团聚共度好时光,一起赏月、吃团圆宴、分食月饼、玩花灯,这些都是我国自古以来庆中秋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前,记者查阅我市各地的县志,其中记载了不少中秋民俗活动,包括祭月、供月、互赠月饼、烧柚香、点柚灯等。记者采访了多位县志、民俗专家,请他们就此聊聊中秋民俗。供月:祈愿生活富足清朝雍正时期的《灵川县志》里有这样的记载:“仲秋之望剥芋祭月。
端午节临近,这是中国一个传统的民俗大节,也是中国别称最多的节日,如龙舟节、端阳节、重五节、夏节、艾节、五月节、浴兰节等等,这些不同的名字背后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避五毒,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在这一天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