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文化,也不知道过年的意义,只知道过年有新衣服穿,有鞭炮可以放,有红包可以拿,走到哪里人们都是笑容满面。现在我们懂了:十里不同俗,过年也一样。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内蒙古过年的一些有趣习俗。首先内蒙古地大物博,有汉族也有蒙族,我们先来看看蒙族的习俗。
在呼和浩特,大年三十这天晚上,人们都要彻夜守岁,民间也叫“熬年”。除夕夜里,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一家人围坐桌子旁,一边推杯换盏吃着团圆饭,一边愉快地回顾一年来的事情,展望新一年的关好愿景,那种感觉真是难以言表,那种快乐平常少有。
信网1月27日讯(记者 王馨蕊)2023年的春节对于很多外出的游子来说意义都格外特别,防疫政策的优化让回家成为了今年春节最重要的事。信网记者的老家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的一个小城镇。赤峰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相连,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地区接壤,北与锡林郭勒盟毗邻。
随着春节的临近,各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但每个民族的习俗都不一样,所有独具特色,比如汉族春节要去拜祖宗、放鞭炮、买年货、摆设天地供桌、辞岁、守岁、迎岁,那么在呼伦贝尔的少数民族是怎么样过节日的呢?
大年初一清晨,陈旗白音布日德嘎查赛音图一家早早起床,清除火炉里的灰烬,点燃新火,开始了祭火仪式。赛音图身着崭新的蒙古袍,将准备好的白酒、黄油、羊尾油、奶食品等一一掷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首祈求新一年里诸事顺利、吉祥如意。
中新社锡林郭勒2月2日电 题:蒙古包子里的草原年味作者 奥蓝 崔博群“以前草原上有这样一句话,这不是顿顿吃,而是过年才能吃上的高级美食。现在,即便过年已经有满桌牛羊鱼鸭,也必须端上一盘包子。这是仪式感,也是传统。”“包子不仅是给自己吃的,更是给客人们吃的。
鄂温克族是我国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主要从事畜牧业。处于这样的一个地理位置,鄂温克族的传统文化也非常丰富,他们的春节习俗也多姿多彩,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立春的脚步悄然而至,乌兰毛都草原被白雪覆盖,静待春日的到来。而草原上的牧民们,满怀幸福与热情,正在欢度新春的喜悦。幸福的年味儿,源自果条出锅时那四溢的香气。清晨,在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敖力斯台嘎查,萨仁其木格和斯琴格日乐这对姐妹便开始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