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将至,爸爸的陪伴无疑是军娃们最好的节日礼物,然而很多小朋友今年又不能如愿了。“爸爸去哪儿了?啥时候回来?”,是他们经常问妈妈的问题。“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执行任务,等你把书里的唐诗都背会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妈妈们总是这样安慰军娃们。可爸爸究竟去哪儿了?来吧,军娃!
面对父爱缺席的生日......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天使,父母都会极尽可能的给他所有的爱。然而身在军营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和父亲聚少离多,他们多么羡慕那些可以天天和爸爸在一起的小朋友。而这些在普通孩子眼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愿望却总是难以实现。
做为班长,陈建平每个月五千多块钱的工资真的让人羡慕,但是他的工资数目一直没有告诉过家里人尤其是老婆张晓红,一直都说是四千多块钱,他自己要留一千多块钱,所以只能够打三千块钱回来,而家里人都深信不疑。家里人哪里知道他多留了一千块钱下来是为了和另一个女人在外面生活在一起呢?
文 | 张榕、马奔图|张欢、王路加祝所有军娃儿童节快乐前 言昨天前线哥为大家奉上了一篇超感人的文章,写的是军嫂和军娃的心声。网友的留言都是满满的感动。今天,前线哥为大家带来一位自称为“军娃搬运工”的大哥哥,为大家介绍生活在军营里的小军娃们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文/黄芪当军嫂是另一种方式的锻炼:在不固定的、有限的时间与丈夫相处是“温柔体贴”;赡养农村年迈的公婆是“识大体”;独自照顾顽皮的孩子是“有责任心”;一边照顾家一边工作是“勤劳能干”;陪伴没房没车的他是“有觉悟,能同甘共苦”因为条件的原因,我们付出辛苦所做的一些事情,尽管带来夸奖,
文/子清没错,我的孩子,因为身在军人家庭,妈妈和爸爸是欠了你很多故事,可你也在不知不觉中,欠了我们很多个吻啊。好在你并不孤单,还有小菜园,那是你童年生活中最美的小世界。——依依妈手记栀子花早都谢了,桂花还没来得及开,只有门前的几株紫薇三三两两开着。
▼我家军娃两岁四月有余,平安夜男宝一枚,自认乖巧懂事。从他出生至今,每天的成长记录中总会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特此一记,与我身边无数和我一样累并快乐的军嫂妈妈们分享共勉之。▼军娃之正义小勇士军娃自幼天性遗传军爸的正义勇敢之气,走到哪里都是威风凛凛,正气十足。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_<洗儿诗>怀胎八月,一朝分娩,呱呱坠地时的啼哭还在耳边荡漾,清脆朝气充满活力。如今,你已满一岁,我还从来都没有给你写过一字半句,亲爱的小孩,我实在是太词穷了,我找不出任何的语言来描述你。
大手牵小手 红星映童心——各部队关心关爱军娃成长的一组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联勤保障部队第902医院开展“军娃进军营”活动。图为军娃近距离体验武器装备。董浩 摄“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武警南昌支队某部组织军营开放日活动。图为学生观看战士整理内务。
原创 2016-08-19 勾敬铭 军嫂微平台生活就像一把刻刀,改变着我们的模样。在生活的变与不变中,似乎蕴含着“蝶变”辩证法:成长的历程,就像刻刀下不断改变着形容状貌的玉石,然而,无论刻刀如何锋利,也改变不了玉质本身,我们还是我们。
把十多年青春交给国家,钟先勇没说过一个“退”字,如果说有想法就是能在妻子最苦累的时候陪在身旁,同孩子一起初识这个美好的世界,却因为工作需要,打乱了所有的计划。“没事儿队长,疫情还没有结束,我都了解,我是有私心,但这是防控形势所需,我不能给组织添麻烦。思想这一块儿你放心,我是老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