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50多年来,每逢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以及众多影院都要放映部名为《士兵之歌》的影片,俄罗斯观众都会满怀激情地去重温这部电影,回味那战争的岁月,欣赏主人公阿廖沙那真垫善良、忠贞赤诚、充满青春魅力的英雄形象。
1959年苏联爱情战争电影。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十九岁的通讯兵阿廖沙在前线遭遇敌军坦克,他惊慌逃跑后镇定下来用反坦克枪击毁了德军两辆坦克,因此受到将军召见要为英雄嘉奖,阿廖沙则告诉将军不要嘉奖,希望准许他休假回家探望母亲并帮助她修补屋顶,将军同意了他的请求,六天假期后必须准时返回。
《士兵之歌》电影海报《士兵之歌》是由苏联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所执导的一部战争片,于1959年上映。影片以二战时期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在1942年,一名偶然间成了战争英雄的19岁苏军士兵,奉命回家探亲,在旅途中所遭遇的一系列人和事。
在今年的俄罗斯阅兵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时隔5年再次亮相莫斯科红场。此前的彩排中,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用俄语高唱《喀秋莎》,惊艳了俄罗斯街头,被中国网友称为“中国第一门面担当”。实际上,这首苏联歌曲创作灵感来自中国,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近日,俄罗斯4岁小男孩唱《神圣的战争》走红,娃娃音一本正经起来也很有气势!小男孩在视频中说:“我觉得,最重要的一句词是~‘起来,伟大的国家’,当学习这首歌的时候,妈妈告诉我要唱得好像整个祖国都站起来了。”
在欧洲二战结束10多年后的1959年, 前苏联和西德几乎同时推出两部二战电影《士兵之歌》和《无情战地有情天》,巧合的是这两部电影都着力描写当年战时前线普通士兵获得休假回家探望的历程,且这两部影片当时都获得多个国际奖项和豆瓣高分,也都被奉为“经典电影”。
2015年5月9日,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举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红场阅兵仪式。应俄罗斯政府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了这次阅兵活动,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大国形象。
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诞生了很多激发战士们斗志的歌曲《斯拉夫女人的告别》就是非常著名的一首歌曲,很多年轻人就是唱着这首歌曲,大踏步的走向保卫祖国的战场!这首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刚柔并济的旋律,呈现了一幅妻子送丈夫上战场的悲壮画面,它是现在俄罗斯阅兵式上一首保留的经典进行曲!
据了解,此次影展将带给深圳影迷7部俄罗斯电影大师作品,包括《雁南飞》《通讯员》《我是古巴》《狂欢之夜》《潜行者》《俄罗斯方舟》《士兵之歌》,集喜剧、战争、科幻、歌舞和爱情等多种题材,不仅在类型、风格和主题上多样化,艺术价值和视听风格也极为经典,堪称一场教科书式的电影盛宴,让影迷们在欣赏俄罗斯经典艺术电影作品的同时,感受俄罗斯艺术巅峰时代的本土文化风韵。
“普京是全俄男人的敌人!”在俄罗斯社区网站VK上,说出这样吐槽话的网民,不在少数。他们并非对普京执政有所怨言,而全然因为,普京成了他们的“共同情敌”。2000年以来,愈演愈烈的“普京热”,辐射到了俄罗斯相亲市场上。
为什么现在我们几乎看不到俄罗斯电影,电视剧,听不到俄罗斯歌?老牌俄罗斯电影如《静静的顿河》、《雁南飞》、《士兵之歌》、《战争与和平》、《安德烈·卢布廖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用光影呈现俄罗斯深厚的人文底蕴,横扫戛纳、奥斯卡等国际电影大奖。
撰文 | 云中编辑 | 南子《士兵之歌》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编剧: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 Valentin Yezhov主演: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 / 詹娜·普罗科伦科 / 安东尼娜·马克西莫娃 / 尼古拉·克留奇科夫上映日期:1959-12-1(苏联)《士兵之歌》DVD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