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一位署名“海上漱shù石生”的人编写的《沪壖话旧录·岁时风俗之回忆》里首次提到了年兽,原文是这么说的:“其有悬紫微星画轴者,画家每绘一石柱,柱上锁一似狗非狗之兽,或云是兽即天狗星,或云是兽名年,常欲食人,紫微星故锁系之,不令至下界肆恶,而使人不逢年患,故过年时悬此最宜。”
除夕,又称为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岁暮、岁尽等,民间则俗称年三十、大年三十、三十夜。除夕起源于中国先秦时代的一种“逐除”活动,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