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2018年12月18日,我国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嫦娥四号顺利升空。4天之后,嫦娥四号完成近月制动,并且被月球捕获。到了这一步,嫦娥四号就可以准备月球着陆的工作了。
目前,我国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已经在月球背面工作了27月昼,大大超出了原先只有3个月的设计寿命。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行驶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岩石,这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玉兔二号正在前往目标一探究竟。为什么科学家会这么关注月球背面的动态呢?
科学家发现,嫦娥四号周围出现巨大物体,重达2180万亿吨地球是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家园基石,现在的科技已经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但是对于地球的特殊性和唯一性都是没有办法进行改变的,人类已经去过很多地球以外的地外星球进行探索,可是得出来的结果都是无法进行人类居住的。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已经完成21个月昼工作期的科学探索,在8月25日突破600天,月球车累计行驶519.29米。记者从中国探月工程办公室获悉,科研团队利用科学载荷传回的数据,开展大量研究,取得了诸多科学成果。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嫦娥四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 苏彦:第一层从月表到地下12米,是一个均匀的细腻的月壤层,然后是从12米到24米是可以看出就分布着大量的石块,这一层也是雷达波回波最强的一个部分,甚至形成了这种石块层和散石块堆,有三个碎石堆。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3月21日2时和3月20日17时09分结束第28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生存了808个地球日,本月昼期间月球车行驶约30米,累计行驶里程682.77米。
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继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着陆月球背面之后,中国科学家对月球背面的科研再次创造一项人类首次——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基于嫦娥四号任务,首次揭晓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这也是人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