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周洪攀1月26日晚,绵阳科技城新区园艺湖畔人头攒动,新区“闹新春”活动正在精彩上演。1月23日,绵阳游仙区信义镇2025年返乡务工人员趣味运动会热闹举行。农历乙巳蛇年的春节尚未正式到来,绵阳各地新春氛围却在一场场活动中,越来越热闹。
昨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距离蛇年春节越来越近了。文化和旅游部从1月7日到3月1日统筹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怎么过?新产品、新场景、新举措正在如何推动春节文旅消费“热起来”?
首个“非遗版”春节就要来了!去年底,“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今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非遗版”春节!欢腾的鱼灯嬉起来!安徽黄山的村庄里,游了600年的鱼灯照亮了白墙黛瓦、照亮了青阶石板,照得人暖意洋洋。
1月17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新闻通气会。会上公布,2025年春节,全省文旅系统推出涵盖非遗传承展示、公共文化服务、文博展览展出、惠民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活动、文旅休闲消费等精彩纷呈、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营造浓郁年味,共度祥和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申遗成功,春节承载着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让我们在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共同品味春节文化。“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庆祝春天到来的节日。神州大地处处张灯结彩,共迎新春。
人民网 王凡春节,这个承载着华夏儿女家国情怀的盛大节日,在2025年迎来别样风采——“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川各地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活动,为您开启全新的春节体验之旅。
今天是除夕,春晚作为除夕夜一道情意浓浓、暖意融融的文化盛宴,每年都备受期待,说到今年的春晚,这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在此前的彩排中,导演组将节庆民俗、非遗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把各类非遗元素融入舞台,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那么,非遗究竟是什么呢?
观非遗技艺,过快乐春节。传统民俗活动在广安武胜、绵阳北川热闹上演,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春节期间,非遗技艺“打铁花”在广安市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震撼登场。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象征着兴旺发达。
1月17日,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新闻通气会获悉,今年春节,全省文旅系统将推出涵盖非遗传承展示、公共文化服务、文博展览展出、惠民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活动、文旅休闲消费等精彩纷呈、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营造浓郁年味,共度祥和春节。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1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文旅厅获悉,截至1月28日15时,全省纳入统计的833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23.6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625.49万元。今年春节长假首日,四川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据携程数据显示,四川春节假期首日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