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高法对于如今频发的未成年人付费现象与问题进行了相关规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熊孩子”用家长的手机上网玩游戏,购买游戏内虚拟商品,动辄数千,甚至上万的消费已屡见不鲜。“上个月,有个13岁少年,家里本来就困难,他却从手机上网给游戏《和平精英》充值3万元,不只花光了家庭积蓄,更是刷爆了父亲金先生的信用卡。
中国江苏网讯针对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直播及巨额打赏等值得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4月13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公布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直播打赏调查报告,旨在提出相关建议,促进行业规范出台,解决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过度消费等行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促
“儿子瞒着自己在游戏上两天就充值了5000多元,联系平台方申请退回充值款项,但至今也迟迟没有结果。近年来,有关未成年人巨额充值手游的事件屡有发生,虽然国家针游戏公司早已发布相关通知,但不少企业仍存在落实不到位、不作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