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春节即将来临,浓浓的年味已扑面而来,快快乐乐过大年,欢欢喜喜迎春节。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激情,祥和,欢快的东北大秧歌是大家的最爱。东北大秧歌的历史源于元宵节节庆时的集会表演,至今已有千年。她的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充分表现出来。
据说,东北大秧歌起源于1680年的康熙盛世,流传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东北人哪有不喜欢秧歌的呢?尽管五音不全,贝多芬,莫扎特,巴赫与我如浮云,但我就喜欢东北大秧歌调。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才有秧歌队,是镇里各个大队小队组成的临时演员队伍。
在70后80后的记忆中,正月里的大秧歌是那么的喜庆,是那么的被广大百姓喜爱……可如今,大秧歌正在发生着变化。踩高跷扭秧歌的场面少了,秧歌队伍里的年轻人少了,追着看秧歌的男女老少更少了……进入正月后,东北民间大秧歌便扭了起来。十余天来,记者对我省多地甚至外省的秧歌进行了调查和了解。
刊头题字:尹祥君 葵邱书院书画顾问(著名书法家)图/作者秧歌情文/曾烟东北人骨子里热情、乐观,爱跳爱唱,天生的乐天派。尤其在过年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打扑克,兴致来了还会来一段诗朗诵。有一种每家都能上演一台春晚的感觉。
2024年5月26日微风小雨,淅淅沥沥,有些许地凉意,但是在图们社区一楼活动里响起来热闹的乐曲,“大东北是我的家乡,宽广的土地上盛产欢乐;大东北是我的家乡,唢呐吹出了美美的模样;大东北是我的家乡,秧歌扭起来人们喜洋洋……”让我们一起感受浓郁的东北风味,扭起秧歌,嗨起来!
源源不断,是为奋斗。生生不息,是为中国。日月开新元,万象起新篇。不论是岭南的醒狮,黑龙江的秧歌,还是黄河之畔的旱船、黄土塬上的社火,新春佳节,大江南北的人们都在各自的传统习俗中抖擞精神、喜庆新年。锣鼓阵阵,催人奋进,呐喊声声,笃行不怠。
东北人,看这照片太熟悉了,每一张照片都那么真实,让我想起好多好多回忆,看着看着流下了眼泪再一次看到黄泥草房子,过去的老农具,南北大炕,那真是人民公社时期的情景再现,真有一种穿越到那个时代的感觉,对50后,60后一代人来说真是满满的回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