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昨天(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来源:光明日报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演讲人:朝戈金演讲地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演讲时间:2025年1月编者按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近日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它反映了自然时空的新旧交换。因此,作为“年”的一种称谓,春节在各种祭祀仪式与欢庆活动中,就具有了除旧布新、祈福纳祥、感念先恩、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从本质上讲,“过年”也可以视为一个时段。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这些有关春节的知识,你都知道吗?快带着孩子一起学习起来!1.春节从前不叫“春节”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专家观点】作者:朝戈金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新春佳节,生活在各地的中国人便开展一系列庆贺活动,以喜悦的心情迎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从这个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节日,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古老文明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与哲学理念。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记者 上官云)“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似乎就在转眼之间,新春佳节已如期而至。随着岁月流逝,春节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
作者:季中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教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演讲人:萧放 演讲地点:广东深圳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演讲时间:2024年1月光明网记者金凌冰整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春节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总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憧憬。
文|凝妈“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日子过得真快,眼瞅着就到了除夕,马上进入春节的高潮阶段。小区的树上都挂上了彩灯、相邻两棵树之间挂上了灯笼,大门外贴上了福字,大花盆里的绿叶红花焕然一新,还听到了零星的鞭炮声,节日的气氛渐渐浓了起来。
春节的历史渊源翁淮南 杨 超春节是从中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独特中华文明标识。当我们走进历史深处,回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春节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便如画卷般展开。春节呈现了中国人源于自然的时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