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桃花坞木刻年画、南京剪纸、秦淮灯彩……在迎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之际,同为“世界非遗”大家族的众多成员也纷纷捧出了各自的新作。
央视网消息:1月22日是腊月二十三,也是我国传统的小年。小年到,意味着春节越来越近。去年的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标志着这一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即将到来的2025乙巳蛇年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也可以说是“非遗版”的春节了。
杞县非遗唢呐声声迎新春 刘银忠 摄1月17日,杞县非遗剪纸传承人杜芳正在家中剪纸。刘银忠 摄1月15日,渑池县知名剪纸艺术家李海琴(左)、王月峡(右)展示学生的剪纸作品。王家臣 摄1月13日,南阳市卧龙区实验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制作版画。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则是南方小年,还有不到一周就是除夕夜。秦淮灯会上灯彩绽放,年货市场中人潮涌动,候车大厅挤满了回家的游子……“世界非遗”版春节来了!
今天是1月29日,乙巳年农历初一。无论你身处何方,想必都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年味,贴好新的春联,准备一桌好菜,逢人也定不会忘记道上一句“新春快乐”。 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评论员 | 胡宇浓2025年乙巳蛇年,我们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去年底,“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报道 记者 李文瑶】2025年乙巳蛇年,我们将迎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自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中国春节列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春节被赋予了新的层次和意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拥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去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我们今年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安徽歙县,瞻淇鱼灯表演银蛇曼舞迎春来。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2025年蛇年,我们将迎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2024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已经不只是专属于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走向世界,世界拥抱春节,戳视频,听外国人讲讲他们心中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