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年俗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风情。这几日,福州街头已陆续挂上了大红灯笼,大街小巷是满满的喜庆的年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又将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福州的过年习俗丰富多彩而又独特,这些习俗不仅展示了福州人民对祖先的敬仰,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漫漫历史长河诞生了众多传统佳节,而老百姓对于春节的迎接最为热烈。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农历春节是福州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节日,古称元日。对福州人来说,过年也称为“做年”。过大年(资料图片)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晚便是做岁(除夕),福州俗称“三十暝晡”。福州有句古话:“好囝不赚卅暝晡。
日前,网络流传着一张全国各地压岁钱地图,根据图片上的信息,福建省以人均3500元“夺冠”,其中莆田更是以人均12000元遥遥领先。大家真的收了这么多红包?对我省各地压岁钱红包的习俗和金额,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了解。
新华社福州2月17日电(记者林善传)龙年春节期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建福州南后街三坊七巷上的《花灯》铜雕,成为众多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许多大人、小孩会在栩栩如生的《花灯》铜雕前拍照留念。2月14日,游客在福州南后街《花灯》铜雕前参观。
从农历腊月廿四到除夕之间,闽南家家户户都会在院落、卧室、灶房、仓房、畜棚等地贴上不同题材的年红,有着红红火火、热闹喜庆之意。在漳州,正月十一日这一天,俗称“吃福”,各家各户准备丰盛的晚餐共食,寓意今年有福气。漳州民间谚语“吃福吃甲老”(意为“吃福吃到老”)即有祈寿之意。
中新网福州1月20日(叶秋云 黄艺君)米龙习俗、非遗民俗体验……20日,福建福州晋安区的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广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2025年“我们的节日·春节”晋安区主场新店镇专场活动暨“传承闽都文化——新店镇非遗集中展示活动”于此举行。
摄影丨林兴做年在福州作者丨吴磊朗读丨杨海东“如烟往事成笑谈,神州亿万尽欢颜。尽欢颜:爆竹声起,又是一年。”农历春节是福州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节日,古称元日。对福州人来说,过年也称为“做年”。春节不仅仅是一天,而是若干时日。福州地区在春节前的“腊月十五”后,就开始打扫屋宇房舍了。
作者:潘羽彤(芝罘区珠玑小学三年级三班)作品:拓福新春拓福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它的寓意是通过拓福来祈求幸福,吉祥。它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创意来进行设计,与家人共同参与感受春节的气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陈暖/摄伴随着礼官的阵阵唱喏,在令人激动的“点睛”仪式后,一条用1190公斤大米堆出巨大的“龙图腾”似是“活”了一般,从空中俯瞰,似要摇头摆尾腾跃而起!20日上午,晋安区新店古城遗址再现西园“米龙祈福”千年民俗,数百群众赶来参观祈福仪式,共赏新春非遗盛宴。
【福州话】福州人,今天初二了。正月初二,做新妇其诸娘仔共伲婿,诸娘仔共孙婿转外家拜年。外家办家宴会亲,赘号“办春酒”。【普通话】正月初二,出嫁的福州女儿和女婿、孙女和孙婿要回娘家拜年。娘家设家宴会亲,这项习俗在福州叫做“饮春酒”。
迎财神、逛庙会、看无人机秀、游览龙主题花海……新春佳节,福州各地一派热闹景象,多彩活动共贺新春。人们游坊巷、逛景点,感受浓浓年味;赏民俗、品美食,和和美美过大年。大年初五“迎财神”民俗巡游添喜庆“五路财神来我家,全家都能发发发。”14日是正月初五,是福州俗称的“破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