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物传承文明,国宝见证历史。转眼间,《国宝有灵·文物日历》已经陪您走过了一年的时间!从2022年伊始起,由新华网文化频道原创推出的《国宝有灵·文物日历》365天风雨无阻如约而至,将各大博物馆中最珍贵的国宝精品以海报的形式进行呈现,陪您度过了春夏秋冬的每一天。
《八千年国宝记忆》从2002年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中精选出32件,分青铜器、漆器、丝帛、陶器、玉器五个主题、深入挖掘文物的故事、文化内涵和工艺特色,图文并茂说文化,妙趣横生话文明,为孩子们开启一次与国宝“亲密接触”的奇妙之旅。比如,书中讲到一只国宝大钟,现在春晚上敲响的新年钟声,就来自这只1300多岁的“景云钟”。
冬季是大熊猫最喜欢的季节。在野外,大熊猫通常生活在海拔1000多米至3000多米的环境,它们适应了高海拔凉爽的气候。新年第一天,在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地和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摄像头记录下大熊猫妈妈带幼崽快乐生活,一起来看看!
岁序更替 华章日新在2024年春节来临之际作为国内顶级龙形文物“我们”跨越历史长河飞腾而来“我们”感受过藏在历史细节中的人间烟火“我们”经历过岁月更迭中的动人故事福启新岁 幸福绵延“我们”为你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2018年重归祖国怀抱,入藏国家博物馆的西周时期铸造的青铜重器虎鎣也再度出山,庆祝虎年春节。本次展览展出的国博馆藏展品上起商代,下迄21世纪初,既有金玉璀璨、精工细作的贵胄用器,亦有粗陶灰瓦、朴拙可爱的市井遗存,品类丰富,从文化的各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虎文化。
乙巳蛇年,鳞动春归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新华网云南频道携手云南省博物馆将珍贵的“蛇”文物与春节传统习俗结合起来制作了一组贺岁海报大年初一我们选择的文物是(西汉)“滇王之印”金印这枚通高1.8厘米、边长2.
来源: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作者:安源 王贵宏 王磊 韩金雨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今年的你是“就地过年”,还是返乡团聚?不管身在何方,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心里,大概都会有一个可以寄托的祝福吧。那么,除了等待春节的喜悦,还有什么是可以期待的?
1月27日,在天津动物园熊猫馆,熊猫保育员为大熊猫准备食物。当日,天津动物园的保育员和营养师团队为园区内的大熊猫“喜乐”“格格”精心准备了丰盛的节日大餐,让“国宝”们尽享浓郁年味儿。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1月27日,在天津动物园熊猫馆,大熊猫“格格”享用竹子。
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太原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现身——11日晚,佛首在除夕之夜亮相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与全国人民共迎新春、欢庆团圆。这也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回到祖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
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到啦!不少外国朋友组团China Travel体验地道中国年。这不,由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意大利的威尼斯之狮、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智利的“摩艾”石像和英国的霍克森胡椒瓶组成的“世界国宝旅行团”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