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4日讯(通讯员 尹辉 刘宝玉 胡铖洋)走进永州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神经内科主任杨平生的办公室,书柜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牌匾十分醒目,这是他从医30余年,不忘初心、坚守医疗事业的真实写照。“我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平凡的事。
为找准疫情源头、遏制病源、护好全乡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带领乡、村医务工作者在开展重点人群医学排查基础上,就重点对象进行医学观察42人,其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27人,目前解除医学观察12人,其余30人在科学有序的医学观察中,目前状态良好、均无相关症状,正是因为有科学的医学防控,才将疫情
做别人没做过的手术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2月28日《我是医生》推出第二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杨操教授讲述《“天梯”修路》杨操教授瞄准脊柱侧弯这一骨科尖端领域,带领团队攻关,开展一系列新技术、新业务,手术量稳居中南地区第一。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2023年5月,伴随着悠扬的旋律,我和同事们一路向西,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从此,开始了为期3年的对口援疆工作。时光如梭。转眼间,我的援疆之路已走过一半。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深深地爱上了阿拉尔这座城市。
没挂遗像,没设灵堂,没开追悼会,甚至于连骨灰都没有留下。7月5日,眼科专家、桂林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杨帆因病医治无效离世。桂林爱尔眼科医院医务部主任吕珍觉得,杨帆的离开,如同那句诗一般,“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徐春华 杨笛“谢谢你,杨医师,不是你心细,发现我的毛病,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近日,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灵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杨笛医生刚上班,辖区居民老吴(化名)就找上了门,握住她的手感谢。事情要追溯到10月31日。
来源:【云南日报】在玉溪市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刚忙完的杨耀鹏。急诊内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去年12月初,大量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涌入医院,重症患者数量增多,病床数告急。面对疫情,刚刚担任科室主任的杨耀鹏异常冷静。
“援藏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一年的时间很短暂,需要更多人前赴后继。我很幸运能够参与其中,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去帮助昌都市人民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造福当地人民群众。”回顾本次的援藏经历,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市六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杨烽这样说。